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pdf

第 1卷 第 1期 2003年 1月 北京大学教 育评 论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Vo1.1.No.1 Jan.2003 价值取 向:课程文化的观点 丁 钢 (华东 师 范大学 教 育科 学学 院 ,上 海 200062) 摘 要 :任何课程理性的合理运用是与适用的文化环境相结合 的,课程本质上不是“价值中立”或“文化无涉” 的纯粹知识活动 ,它必须具有价值参与的生存环境。因为 ,课程过程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价值赋予 ,体现为一种文化 主体的 自觉。对“泛科学理性”语境的批判 ,其主要任务是对被指称的普遍性的挑战。我们需要对不 同课程理性背 后的文化处境有更深入与广泛的理解 、研究和对话,从而逐步形成一种 13益成熟的 自省能力机制和具有文化 自我 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价值取向;课程文化;泛科学理性;文化处境 中 图分类 号 :G42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671.9468(2003)O1.0018—03 Value Choice:Perspectives on Curriculum Culture DING Gang (School ofEducation Science,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 Abstract:Application of curriculum connects with applicable cultural context,curriculum is not a kind of“value—free’or“culture—free”knowledge activity and must have the environment of value participation.be— cause it embodies value choice and cultural consciousness.Thus,critical mission of“extensive scientific rea— son” means a challenge for universality.In order to format mature curriculum setup and cultural capacity by serf-reflection and self-development,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study and communicate deeply an d widely in cultural contexts behind diferent curriculum system. Key words:value choice;curriculum culture;extensive scientific reason;cultural context 从文化诠释的角度讲,课程可以展开为一种文 化核 心的广泛涵义 。任何课程理性 的合理运用是 与 所适用的文化环境相结合的,当它 以一种纯粹理性 至高无上的姿态凌驾于应用的文化环境之上时,“泛 科学理性 ”便成 为一 种课 程 的权 力 。这 种权 力难 以 从操作 的层 面上 加 以解读 或融 合 ,而使课 程 理性局 限于他 者文化的疆域之 中。课程发展需要 国际化 和 本地化 的过程性 对话 与互 动 ,课程 变革 需要 面对 的 问题是其 中隐含的文 化选 择 ,然后 形成 符合 自身需 要的课程体 系。因 为 ,课 程 本质上 不可 能是 一种抽 象 的话语或纯粹 的知识活动 ,它既是一种价值判断 ,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上的经验描述 ,它必须具有价值 参与其间的生存 环境 。 研 究的视域 涉 及课程 政策抉 择 的讨论 可 以很 多 ,这里 主要 想讨论课程 的文化性 格 问题 ,并 且不 是在 一般 意 义 上 去探讨课 程的文化涵义 。尽管课 程文化讨论将包 含课程知识 或结 构等形成 ,但 相 比课程设计及 原则 。 如何从课程 的文 化处 境 的角度 ,看待课 程 抉择 中文 化取 向的特 殊含义 ,更 为重 要 。 应该说 ,课程 的文化 内涵 ,在课 程制定者手 中也 是经常加 以玩 味 的主题 。然而 ,当人们 试 图为课 程 寻找一种具有普遍真理性的方 向时,课程的文化性 格又往往被人一笔带过,成为普遍性追求的作料而 受到事实上的冷落。可是 ,任何课程执行的环境却 不理会这种冷落,无论是拒斥或接纳 ,都站在各 自的 文化立场上去 对待那 种傲然 于世 的普 遍性理性原则 收 稿 日期 :2002—0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