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pdf
2004年7月 总第124期 第7期 学 术 交 流 Academic Exchange Ju1.,2004 Serial No.124 No.7
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
黄燕敏 (苏州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215000)
[摘 要】随着人类的进步,服装已由耐穿型、封闭型转向时尚型、开放型,服饰的创造及 其理想构成了服饰文化的主要精神意蕴。从社会学维度透视,服饰研究体现了时代性,凸现 了精神性,印证了民族性。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繁荣发展中国服饰文化,应将服饰品质作 为生命线,将城市文化作为新标尺,将民族风格作为出发点。 [关键词】服饰文化;社会学;服饰研究;文化学基因;服饰品质;民族风格 [中图分类号】G1121;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4107—0095—03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载体,其文化交流方式始终在不同的群体间进行,群体性特征的不 断演化必然导致了服饰式样、着装方式与服饰观念的衍化。在此进程中,传统的服饰文化的优势往往会 随着旧的服饰文化模式的消失而消亡。新的服饰文化样式的诞生充分证明,服饰早已超越了它本身的 概念,不断充实并涵盖了社会状态、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民族文化等社会学因素。因此,服饰是“人的第 二皮肤”可以做这样的解读:尽管不同的群体对服饰文化的诠释不同,但服饰文化作为现代人生活方式 的一部分,的确受到了社会学的广泛关注。
一 、服饰研究的文化学基因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服饰囊括并联结 着个体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它是日常生活中最多涉及个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深深地根植于特定时 代文化模式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服饰的演变中,服饰形成了自身的文化品格。 从服饰文化的内涵来分析,一方面,人类的全部穿着方式、衣装、饰品等物质要素是服饰存在的前 提,另一方面服饰又反映着人类的观念、制度形态等精神文化的内容,反映着特定时代人们思想情感、主 观意愿、社会习俗、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是一种反映社会成员普遍心理和民族精神实质的文化形态。 服饰的创造和服饰的理想构成了服饰文化的主要精神意蕴。服饰的创造,指向艺术的、审美的设计;服 饰的理想,指向审美的、艺术化的生存状态。 从服饰和文化的关系来看,两者相互依存,关系密切。服饰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审美观念 的更新,产生出不同的服饰文化,成为不同时期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透视服饰和文化的关系,能使我 们在更高的审美层次上,理解服饰文化的深刻内涵,认识到服饰的个性风采不仅仅局限于服饰本身,更 重要的是与知识水平、性格志趣、道德情操等内在气质的神形合一 1]。服装已由原来的“耐穿型”转向 “时装型”,由原来的“封闭型”转向“开放型”。消费者与设计者对服饰和文化的现代诉求,正改变着世界 的形象并更新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我们还可以从中国服饰文化发展的脉络来把握。服饰文化涵盖了科学精神、道德意志和创造力,故
[收稿日期】20O4—03一Ol [作者简介1黄燕敏(t962一),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服装系副主任,副教授,从事服饰美学研究。
· 95 ·
在历史中流传下来成为人类文明的足迹。中国服饰文化正处在世纪转换、蓄势待发的关键时期,改革开 放使得人们的观念、意识、经济、文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们认识、 创造和享受服饰的物质基础。在经济富裕的基础上,款式的多变使流行的周期变短、频率加快。服装的 分类与市场需求日益紧密,业内渴望通过操作性强且对企业未来发展具有指导性的理论去推动其不断 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服饰文化的多元化应予以重视,不能单纯以“区别”来标榜文化。没有文明的储存, 文化就会透支。简单的标榜服饰文化,则是没有文化的表现。服饰文化的异化问题必须警醒。因此,服 饰文化必须放在社会学的维度里研究才有更广泛、深入、多元的价值意义。
二、服饰研究的社会学内涵
服饰研究必须以社会学作为理论支撑,这是因为在具有相同生存条件与文化背景的群体中,人们有 着相同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感情方式、评价方式和行为方式,表现出相同或相似的群体特征。相对固 定的社会群体其服饰文化必然呈现出连续性与稳定性,从而表现为服饰文化的社会传承。基于此,从社 会学维度研究服饰文化具有了如下内涵: 第一,服饰研究体现了时代性。无论是新世纪的心态,还是社会转型期的迷惘,都深深地影响着服 饰的发展,服饰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社会的认同,而这种服饰潮流的背后,自然有着深厚的社会 文化做支撑,领略其精神能使我们把握住社会文化的脉搏。可以认为,服饰是一种社会语言,是一种躯 体文化的表达方式,服饰文化的发展趋势将会对服饰本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生活方式也将使 服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迈富时 上市招股说明书.pdf VIP
- 年产3500吨对羟基苯甲酸乙酯(食品添加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HMMT_-_哈佛-MIT数学竞赛题.pdf
- 资金平衡表.doc VIP
- 小学生四年级上册暑假练字电子字帖生字写字表提前学习练习楷书字帖pdf可打印文件.pdf VIP
- 氢氟酸安全标签.doc VIP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江西卷)含答案 .pdf VI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试题】题库及答案汇总.docx VIP
- 八年级上册历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作业设计 (优质案例50页) .pdf VIP
- 商务日语函电第2课 支払い遅延の依頼と回答.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