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渔网织就富民大产业——来自渔网具之乡洪泽县蒋坝镇的调查报告(3页)
小渔网织就富民大产业——来自渔网具之乡洪泽县蒋坝镇的调查报告
走进位于洪泽湖大堤最南端的洪泽县蒋坝镇,这个人口只有11万人的偏远小镇,却让人处处感到“中国渔网具之乡”名不虚传:门前屋后树荫下,老太太、小媳妇三五成群,谈笑中飞梭走线,道路两侧到处都堆放着虾笼、地笼,不时地见到拉渔网的车辆进进出出。并不起眼的小渔网不仅让蒋坝人走上了致富路,而且带动了周边10多个乡镇近8万农民就业,真正成为了一项名副其实的富民大产业。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曾专门对此作过报道。我们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渔网具产业给蒋坝群众带来的巨大变化。
1、小渔网鼓起了农民钱袋子。蒋坝的渔网具主要以虾笼、地笼为主,广泛用于内湖、内河的捕捞,市场需求量很大。其加工工序可以分散到千家万户去完成,且劳动强度小、技能要求低,妇孺老幼皆可编织。一只虾笼加工费05元,一个快手每天能编70只,一天能挣30多元,足不出户每月就能收入1000多元,即使是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每月也能挣个四五百元。在蒋坝找不到闲人,家家户户都在织渔网,全镇共有近7000人从事渔网生产,人均年收入在8000元左右。仅在彭城村就有40多名经纪人,每人每年销售虾笼、地笼上百万元,纯收入达10多万元。2007年,蒋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202元,高出全市平均水平2102元,而其中有78%来自渔网具产业。
2、小渔网结成了完整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蒋坝渔网具产业完成从少数到多数、从手工到机械、从分散到集中三次飞跃,已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过去,蒋坝人编织虾笼、地笼要从安徽、山东等地采购丝网、套管和拉丝,成本高、利润低,市场竞争力不强,销量上不去。在政府的帮助下,一些能人大户自己购买设备,生产配套产品,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为千家万户从事渔网生产提供了便利。目前,全镇共有拉丝设备102台、织网设备16台、套管设备6台,产品呈现多样化、系列化的特点,只要市场上有需求的虾笼、地笼,蒋坝都可以生产出来。2007年共生产各类虾笼1200万只、地笼700万条,产品远销全国二十多个省份和地区,几乎有淡水养殖的地方就有蒋坝的渔网。
3、小渔网蕴育了农村新风尚。小渔网把千家万户连在了一起,不仅使男女老少有事干、有钱赚,也使家庭更和睦、邻里更和谐、干群关系更密切。在彭城村大户家里,我们看到已经76岁的李宝真老人还在编织虾笼,问他这么大岁数为什么还要出来挣钱?他笑着回答:“儿子、媳妇是不让来的,但在家也是闲着,再说这活一点也不累人,还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在蒋坝,无论谁家遇到困难,周边群众都会伸出援助之手。鹏城村黄积香生病花去家里全部积蓄,张金富等大户主动捐款1万多元,帮助度过难关。每到逢年过节,渔网具协会总是带着鸡鸭鱼肉到敬老院去看望孤寡老人,用爱心回报社会。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一号召,蒋坝农民不到一小时就捐款4000多元。一种和谐融洽、文明关爱、互助合作的新风尚在蒋坝镇已蔚然成风。
4、小渔网激发了群众创业梦。小渔网把老头老太都带动起来织网挣钱,年轻人就更坐不住了,有的在家办厂织网,有的外出打工挣钱,有的外出推销跑市场,形成了人人忙致富、个个想创业的浓烈氛围。蒋坝有许多营销人员常年在全国各地推销渔网具,他们在开辟市场同时也开阔了眼界,萌发了自己创业的梦想,当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后,便寻找机会开始创业。套管是生产虾笼、地笼的重要材料,以前全部要到外地采购。2004年,头河居委会郑锦宏办起了首家套管厂,在他的带动下,蒋坝人又相继办起了3家套管厂、6家织网厂,配套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需要,而且还外销山东、安徽等地。现在有一些大户正在筹划生产海洋捕捞渔网,准备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还有一些大户正在筹划生产建筑安全网,准备把产品拓展延伸。在渔网具产业的带动下,许多年轻人都积极投身创业,有的在家搞起了项目,有的外出办起了工厂。
蒋坝渔网具产业由最初的几户发展到带动近十万农民就业的富民大产业,追溯其发展历程,探究其成长原因,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1、发展富民产业必须立足本地优势选准项目。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居住在洪泽湖之滨的蒋坝人自古就有织网捕鱼的传统,起初织网只为自给自足,家里用不了才拿到市场销售。到了80年代,有人专门做起了渔网生意,走村串户收购渔网销往外地。开始是几户,逐渐发展到十几户、几十户,到了90年代蒋坝已经有300多人从事渔网具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在市场上小有名气。当时的党委、政府敏锐地感到这是一个富民的好项目,决定把它当作一项富民产业来培育,经过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蒋坝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发展富民产业必须立足地方传统和特色,选准致富项目,才能形成“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带全乡,全乡成一业”的发展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