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艺博会是否能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doc
PAGE
PAGE 6
艺博会是否能成为上海的“城市名片”?
今年11月,尤其是截至13日的第二周,上海的艺术圈分外热闹:第三届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与第四届ART021,两家艺博会同时举办;与此同时,主题为“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的第十一届上海双年展也在这一周的周五开幕;更多上海名声鹊起的私人美术馆、画廊也在这一周见缝插针地举办大大小小的展览。难怪媒体同行要惊叹这是“疯狂的一周”了!当一切已经尘埃落定,媒体的喧嚣也成为绕梁的余音时,笔者打算围绕“城市名片”这个话题,从个人的角度对这“疯狂的一周”作一番梳理。
上海艺博会:20年老店求新求变
话题来自ART021的主办团队成员―― 应青蓝女士,她在艺博会举办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ART021当前的目标,就是要通过“走出去,带进来”的办法,做一张“城市名片”。说到城市名片,不能不提到2016年已经是第二十届的上海艺博会。1997年,上海艺博会第一届开幕时,艺博会无论作为一种展览形式还是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中国内地都是首创。此前的1996年,上海还举办了第一届上海双年展,当时,双年展作为一种展览形式在国内也是首创。因此,这两个大型展览,都成了上海的城市名片。
一晃20年过去了,上海、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城市名片”自然也在变:上海艺博会先是遭遇了春季艺术沙龙的挑战,随着中国当代艺术渐成气候并于2006年在国际艺术市场崭露头角,又迎来专业定位当代艺术的艺博会“上海当代”(SH Contemporary)的挑战。虽然其短命可谓昙花一现,却也风头十足功高盖主,以致圈内人心目中的“城市名片”俨然易主。如今,“上海当代”已随风而逝,上海却有了ART021、西岸,就连每年9月举办的专业艺博会“上海影像”(Photo Shanghai)也成为挑战上海艺博会的对手。
面对3个定位当代艺术的国际平台的竞争,这家20年的老店的回应是求新求变。今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将展览场地移至2010上海世博会后新建的上海世博展览馆。整个展场设立193个不同规格的展位,全部采用3.5米高的新展板,展厅里无一根立柱且集中在同一平面,与之前上海艺博会多年来一直作为展场的世贸商城截然不同,令人刮目相看。
人气足、销售额高是上海艺博会多年经营赢得的业界口碑。笔者注意到,今年的展览现场还出现了身份特殊的“参展商”: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他们在艺博会上开设了主题为“自贸区?艺术之路”的展中展,吸引了众多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据其工作人员透露,这个展览不仅弘扬了自身的品牌,还取得不菲的销售业绩。难怪在近年来艺术市场持续行情调整的背景下,上海艺博会的主办方仍然对外声称,这届艺博会销售额较去年翻番,创造了近1.5亿元的历史新高。
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场内场外热烈呼应
有意思的是,上海艺博会选择在11月3日到6日举办,似乎在为“疯狂一周”热身;不过当大戏揭幕时你却发现,西岸与ART021这两家艺博会竟然选择在同一周举办。作为竞争对手,这对同行所选择的策略如此富于戏剧性,无怪乎这一周会被媒体形容为“疯狂”了!不过破解它们的策略的奥秘也蕴含其中,那就是错位竞争。
先看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我们可以从一连串的统计数据来看看其高大上的国际大画廊阵容的素质:2014年首届参展的画廊是25家,其中包括美国的佩斯、英国的白立方等大画廊;2015年增加到32家,今年则是31家;其中连续参加3届的画廊为13家,超过四成;加上连续参加两届的画廊,每年都有近七成的重合率;国外画廊则每年都保持在三成以上,这一届更超过一半:11家新画廊中有9家来自境外。
要知道,这3年是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在严峻的市场洗牌中大幅退潮的3年,也是中国与亚洲的艺博会上市场上参展画廊及其所呈现的艺术家与作品越来越国际化的3年。这个国际化的动力,来自中国与亚洲的藏家收藏体系的国际化。就以在西岸艺博会第一次亮相的这11家新画廊为例,它们大多带来的是国际市场上受到特别关注的极具个性的艺术家,如贝登浩画廊(Galerie Perrotin)呈现的是德国艺术家格雷戈尔?希德布兰特(Gregor Hildebrandt)用录音与录像材料为媒介创作的作品,受到艺博会买家的青睐。
倒是连续参加3届的老画廊,选择艺术家比较从容,往往包括了中国艺术家。如著名的白立方画廊,一直在关注中国的抽象绘画,这次带来的作品就包括梁铨、秦一峰、周力和蒋志4位艺术家的近期创作。至于香格纳,则一如既往力推中国艺术家,在艺博会上以庞大的群展阵容呈现徐震-没顶公司出品的《集团》系列、张恩利的2016 年新作《蓝色曲线》、施勇的《以美好的形式解决所有》系列、杨福东的照片《南浦大桥上的猎人》以及陈晓云、韩锋、陆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