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德航海历险记》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商人”形象比较苏丹.docVIP

《辛巴德航海历险记》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商人”形象比较苏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巴德航海历险记》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商人”形象比较苏丹.doc

《辛巴德航海历险记》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商人”形象比较苏丹   中图分类号:I71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25-01   摘要:《辛巴德航海历险记》与《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两部作品在诸多方面塑造了极具相似性的商人形象,而形成这些相似性的主要因素则是两个时代相似的时代背景和大众相似的心理基础等。当然,两人的商人形象体现出一些不同点。   关键词:“商人”形象;时代背景的相似性;共同的心理基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      《辛巴德航海历险记》和《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是中国与阿拉伯不同时代创作的关于商人生活的两部小说。《辛巴德航海历险记》,它讲述了主人公辛巴德一生先后七次出海,每次出海都经历了种种难以想像的灾难。但辛巴德凭借着自己的坚强和勇敢,使得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并且收获巨大的财富。最终成为著名的商人。 《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主要讲述了明朝苏州人文若虚由“倒运汉” 陡然间变成了“闽中富商”的故事。   这两部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辛巴德和文若虚,虽然存在时间、空间上的诸多差异,却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一、两人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相似      辛巴德的父亲“生前经商,是一位社会名流和巨商大贾,拥有家资巨万,钱财无数。”死后则给辛巴德留下“大量钱财、家产和田产。”文若虚的祖上也相当的富有,给他“遗下千金家事”。殷实的家庭环境使得两人的成长不受约束,花起钱来也毫无计划。这样的生存状态使得两人的生活都逐渐陷入了窘境。但是辛巴德和文若虚并没有一味地麻木不仁,沉沦下去,而是凭借其对生活的认识,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许是天性使然,两人都很快地想到了解决目前这一窘境的方法――经商。      二、两人的海外历险经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两人都在航海时遇到了促使其人生发生转折的岛屿。辛巴德每次航海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岛屿,“岛屿”不仅成为了辛巴德航海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了吸引读者的一个亮点。而在《转运汉巧遇洞庭红》中,文若虚也遇到了各样的岛屿。它们都给文若虚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它们使得文若虚从先前人见人笑的“倒运汉”,变成了后来人见人羡的“转运汉”。   两人都在海外寻觅珍宝,发家致富。辛巴德的七次航海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财富,完成了非常大的转折。循环往复,辛巴德的财富堪与帝王相比。文若虚则在吉零国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翻身仗。他没费多少吹灰之力,就用极少的成本换来了极大的财富。可以说文若虚的海上之旅成就了一个一夜暴富的神话。从此之后,“文若虚做了闽中一个富商”。海外觅宝,则不仅成就了二人的致富神话,也成就了他们人生的辉煌。      三、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相似      两人都热爱生活,敢于实践辛巴德热爱生活,敢于实践的精神在作品中随处可见。第一次航海前的那首诗歌可以说是辛巴德这种精神的总括。辛巴德每次航海都困难重重,他依靠自己对生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坚持下去。凌?鞒醣氏碌奈娜粜橐踩劝?生活,也具备了敢于实践的精神。文若虚的经商之路充满坎坷。但是文若虚从没有放弃,他还是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两人都精明而灵活   辛巴德的精明灵活在整部作品中有着多次体现。可以说精明而灵活的个性,贯穿了辛巴德的生命历程和从商生涯。文若虚的商业实践则使他更加灵活,而失败的教训则令他更加得精明。在文若虚的商业生涯中,精明而灵活成为了他致富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什么这样两部相差800多年的作品中人物形象会具有这么多的相似性呢?概括地讲,主要是这样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时代背景的相似决定两部作品中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辛巴德和文若虚的生活都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商人海外贸易的一幅真实动人的写照,是当时商业高度繁荣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商人生活的一种客观具体地反映。   中世纪的阿拉伯,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首都巴格达是当时最大的商贸中心,商贾云集,万方辐辏。广大的商人和市民阶层兴起,为《天方夜谭》的发展与兴起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隆庆开关”使海禁的开放,沿海各地的海外贸易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3] (P200)。游国恩在《中国文学史》上说:“在《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篇中,通过商人追求金钱的活动和对他们海外冒险理想方面的多方面描绘,使我们看到了明中叶后商业发展各资本主义的萌芽。” 作品对经商过程的描写也非常生动,如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等,都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对当时商业活动的了解同辛巴德的故事一样,真实的历史背景,航海冒险中的见闻,再加上丰富的想像,就构成了文若虚一类的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的故事。   第二,共同的心理基础决定两部作品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