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的清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辈子的清粥.doc

一辈子的清粥   十岁那年,只要妈妈说,今天我们吃饭,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就会高兴得蹦起来。   家里人口多,家境又贫寒,米缸里有限的米,母亲向来得扳着手指数着来计划。常常一天两顿粥,中午稍厚些,到晚上,稀粥可以照见人影。母亲自有她一套道理,她常说,晚上反正横竖是要睡的,吃了也是浪费。   早上母亲是从不烧粥的,隔夜剩下的就拿来分了吃,如果昨晚没剩下,大家也就不吃了。我们上学,母亲有时会给些零钱,不过只够买个大饼或是一小块山芋。   到中午时我们常常饥肠辘辘,一路上总惦记着回家后或许可以吃顿饭之类的奇迹,可是回到家里从来就只有失望,   我们家有个习惯,每逢母亲或大哥从上海回来,第二天就铁定了会吃豆腐干红烧肉,所以但凡知道今天大哥回家,一路上走着眼睛都会放出光来,   放暑假了,依旧中午吃厚粥,晚上吃薄粥。下午三点,母亲就把稀粥烧好了,盛放在一只大钵头和几只青边大碗里,放在灶头上凉。   吃晚粥前,母亲会让我去糖果店买一包香萝卜干。站在糖果店前,看着店铺里琳琅满目的东西,五香麻雀,油氽豆瓣,花生,烤扁橄榄,而能够属于自己的只有萝卜干。   一包萝卜干拆开来只有十几根,兄弟姐妹人多,母亲规定我们每个人只能吃一条――即便是低廉的萝卜干,属于自己的也只有一条。   所以晚上,我常做些开糖果店之类的好梦。   冬天,饿着肚子上学,北风凛冽,我们常常浑身发抖。母亲以前常说。吃点热粥出门才不怕冷,现在大家吃不成粥,母亲就说,你们跺跺脚,往手心里哈点热气,那样也暖和。   我家的房东是个很刻薄的女人,因为我们欠了她一年的房租,她自然更刻薄。有一回我们一家人正在客堂里喝粥,她拿了一畚箕的稻柴灰从里间走出来,路过我家客堂,一阵风就把她畚箕里的灰吹起来,全落到我们每个人的碗里。粥上面漂了一层灰,母亲只说,没事没事,拨开点喝一样的,再说,稻柴灰一点都不脏的。   母亲去上海帮佣了,家里留下一些米,没几天便吃完了。母亲不在,二哥就让我去母亲的老姐妹那里借米,我不肯去。二哥强逼我去。可是,我怎么都觉得自己难以开口,二哥于是开始哄我,哄完了还在我面前煽情,说兄弟姐妹都不容易,   我想,与其一家人挨饿。还不如豁出去试试,   没想到,刚走到陆家姆姆家门口,一见她那张慈祥的脸,我的眼泪就落下来了。陆家姆姆最怕小孩子的眼泪,见了我,忙转身去里屋为我装米,还顺便捞了把咸菜。拿着用眼泪换来的这两样好东西,我一路小跑着回家向二哥请功,二哥连说这小子出息了,   二哥烧了一锅厚粥,切了一碗咸菜,兄弟姐妹在一盏油灯下吃得有滋有味,   母亲的钱还未寄来,我们又断了粮。二哥不忍我再去陆家姆姆处借米。然而天色黑下来,我们肚子都发出“咕咕”的叫声,我瞒着二哥去丁家好婆家借米,丁家好婆二话没说,借给我一小袋米。我拿着那一小袋米兴冲冲地回家,二哥见了忙夸我,说,还是小弟有办法。然后,二哥说,烧粥来不及了,我们干脆烧饭吧!   二哥就是这样,困苦之时,仍充满着享乐精神。我去屋后的小河里拉了一把野水芹,二哥放了点盐把它煮熟,白米饭就着野水芹,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俗话说“穷人吃粥为求生”,我们兄弟姐妹就是靠粥长大的,我们都觉得,要是能有口粥喝,饿不死人,那么,再艰难的生活也都是能够捱过去的。   高中毕业不久,赶上上山下乡运动,我插队在离家十二里的杏花村。那年夏天是我第一个双抢季节,大清早,我烧了一锅粥,为这炎炎夏日预备了一天的三餐。夏日里一碗粥,一条卤水黄瓜,又香又脆,胃口也好起来。   小麦收成,磨成面粉,早上就摊一张葱花面衣,一口薄粥,一口面衣,既解渴又解馋。   双抢季节农活忙,吃罢中饭,就赶着烧夜粥。一锅夜粥,分盛在一只只青边大碗里,凉在灶头上,不多会,一碗碗薄粥的表面就结了一层透明的膜,风一吹,稀稀落落地在沾在碗口处飘扬。   上工哨子响了,我刚穿上土布衣衫,戴上凉帽要出门,来了一位老友。那是我高中的同学,农专毕业,分配在邻镇当农技员,因为要回家乡看望母亲,顺道来看我。   老同学走得又累又渴,我要倒茶去时,他瞥见到我灶头上凉着粥,就说,这才真是雪中送炭,我来碗粥吧。   老同学也不见外,有滋有味地吃了两大碗薄粥,洗把脸继续上路了。   之后多年,老同学相逢,他总要念叨那两碗粥,他说,从来没有吃得这么爽口的粥,简直终生难忘。   如今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可是,晚上吃粥的习惯却改不了了,所以妻子说我就是那喝粥的命。   夜间有时有应酬,不管回家多晚,妻子特意留着的那碗薄粥临睡前还是要喝的,仿佛不喝碗粥真就会难以入眠似的。   有一年暑假,文化站组织几位业余作者去江西庐山旅游。住在庐山顶上庐山中学的招待所里,大清早,我们买了一网兜的包子步行出发,去三叠泉花了我们很长时间,后来又饥又渴,带在身边的包子谁也吃不下。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