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驱 逝者如斯,回顾那些中西融合的佼佼者.docVIP

先驱 逝者如斯,回顾那些中西融合的佼佼者.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先驱 逝者如斯,回顾那些中西融合的佼佼者.doc

先驱 逝者如斯,回顾那些中西融合的佼佼者   “泛巴黎画派”的艺术家之所以在今天日益受到国人的关注,除了自身的绘画艺术过硬,也与似曾被我们遗忘的一段中国艺术史上有关。20世纪初,西方兴起各大现代的艺术流派后,民国的众多学子奔赴万里前往巴黎,融中国艺术于其中,他们的“现代性”、他们创造的“中西交融”与我们有关,也是我们艺术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常玉、吴大羽、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以及民国罕见的女艺术家潘玉良六人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命运各不相同,却在各自作品的世界里演艺不一样的“中西交融”。   常玉,“东方马蒂斯”   常玉,是20世纪初旅法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师之一。在中国艺术史上,常玉可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先锋,作为我国现代绘画开拓者和奠基人,其艺术风格和艺术实践,在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上都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尤其是在中西融合方面,常玉以中国文人的意境展现绘画的趣味,以现代诗意语言融入到巴黎画派之中,其人格和艺术都具有独创性、先锋性和现代性,是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另类特征。   常玉1900年出生于四川南充的富商家庭,从小就受到父亲的书画启蒙,并师从于近代著名文学家和书法家赵熙。这让她在少年时期就打下了良好的中国书法和传统文化艺术素养。年少时跟随家兄到日本,在日本汲取了新文化思想和现代艺术观念,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书画技艺。1921年前往欧洲后,当时流行的德国表现主义思潮、法??的野兽派画风以及新颖的摄影技术让常玉兴奋不已,受益匪浅。   上世纪20年代初的欧洲,正处于一战后的疯狂年代,人们酒醉金迷,在各种新奇事物的刺激中寻求情感的释放,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新的娱乐衍生出了各种摩登时尚的风格。常玉在巴黎目睹着一切,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思想中。常玉在他画中夸张比例的大腿,裸女姿势变幻时呈现的线条节奏感,以及对于复试的色彩描绘等,常玉敏锐地抓住了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景。在巴黎,常玉并没有正式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学院教育,而是在“大茅屋画院”学习绘画。在常玉的艺术创作中,始终保留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毛笔勾勒是传统文人绘画的基础,常玉早年书法训练和文人画熏陶,成为常玉上世纪30年代在巴黎赢得“东方马蒂斯”的重要缘由。而传统中国文人哲学境界和生存美学也深刻影响着常玉的艺术思想。   常玉一生坚持自我纯粹的艺术生活,不追随国内美术运动,亦客观看待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他完全融入巴黎的生活,却又始终用他所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良好的艺术修养来完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之路,故显得弥足珍贵。   常玉一生由于自由孤傲、我行我素,想画画的时候,才画画,想放纵就放纵。他厌弃把绘画当成是换取名利的工具,最终导致和经纪人关系的破裂,失去了很多成名的机会。晚年他的生活更是潦倒落魄,孤寂无名,最终客死他乡。常玉一生不愿意以牺牲自由为代价,不愿意成为一种“职业动物”而出卖给某一种社会。他的生命与传奇,他的不媚俗的独立人格更增加了他艺术的魅力。 (编辑/雷焕昂)   潘玉良,一个画魂式的人物   民国的女画家并不多见,其中有传奇故事并流芳于世者少之又少,而潘玉良便是其中一位,她出身卑微、身世不幸、人生跌宕,但所有这些的苦难都将其成就为一个画魂式的人物,或许是命运,但更多的是因为她骨子里的灵气和悟性。她的画就像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剖析、对女性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潘玉良在认识先生潘赞化之前,家庭的不幸使其沦为妓院的烧火丫头。直至1913年与潘赞化结成伉俪,从此人生得以改变,开始接受教育和知识的洗礼,可以说她的丈夫是她命运转折的第一个重要人物。作为潘玉良婚礼的唯一客人也是证婚人的陈独秀,则是潘玉良命运转折的第二个重要人物。陈独秀与潘赞化是同乡并一起共事过,在了解了潘玉良的绘画天赋以后,积极建议潘赞化送潘玉良去报考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潘玉良从此走上美术道路。当潘玉良因为在学校里受到一些旧派人物的讽刺打击的时候,陈独秀又建议潘赞化把她送到法国去学习,并利用自己在教育界的影响争取到公费留学的名额。晚年知己王守义是潘玉良一生中的第三个重要人物,我们今天最终能见到玉良那几千件心血之作,就是王守义妥善保管并与祖国方面接洽,运回国内的。   潘玉良《自画像》,安徽博物院藏。潘玉良在构思这幅自画像时,将整个画面营造成中国式的古典气氛。她身着黑色绣花旗袍,端坐于桌旁,深沉的眼神蕴含着画家的忧郁之情。此时正值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巴黎沦陷,潘玉良栖居郊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祖国和亲人。   潘玉良的女人画   潘玉良是民国时期成长的新女性,她一直在对人、女人、女人的身体作着好奇的审望。每一次观望“她我”或“自我”,她都留下一幅画作,真实记录下她最本能的思考。她的作品里,女人体最多,自画像也多。这一方面是缘于她受西洋绘画的直接影响,可以坦然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