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课堂观察,打造高效课堂.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进行课堂观察,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观察的意义和作用 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起点和归属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 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 课堂评价的转变 经验型的评价→基于证据的推理 总体的观感→分点的观察 个体独立的评价→团队合作分享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 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针对课堂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华东师大崔允漷课堂观察框架四维度 学生学习: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怎样?是否有效? 教师教学:关注教师怎么教?教得怎样?是否有效? 课程性质:教和学内容是什么?学科特点和本质 ? 课堂文化:关注课堂整体感受,互动、对话与交流 “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 ———崔允漷 “ 一节好课的标准:扎实(有意义的课),充实 (有效率的课),平实(常态下的课),真实(有缺 陷的课)。” ——— 叶 澜 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框架 4个维度 20个视角 68个视点 (详见附表) 二、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1、课前会议: 至少15分钟,明确观察目的,构建观察框架,选定观察视角,制作量表。 2、课中观察: 40-45分钟,分工合作,利用观察工具进行课中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课后会议:不少于30分钟,分析和研究观察结果,形成意见或建议,写出课堂观察课例。 课前会议 如何确定观察点和制作观察量表 (1)观察点的确定 什么是课堂观察点?如何确定观察点? 对一堂课,选择哪几个点进行观察,事先要商量好。观察点是听课者从哪一个方面关注课堂中师生双方的教学行为。视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根据教研活动的目标,课堂教学研究的初衷,在课前会议上讨论决定并分配到人。视角的选择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整体性的。上述表中每个维度下都有5个视角,可根据观察目的不同加以选择。 但在起步阶段,我们可根据各校、各学科的实际情况、课例研究的需要和教学者的特质等,先选择几个视角或观察点来观察,待熟悉和习惯后,再从不同视角进行观察。在实际操作中,还可根据研究的需要,每次选择选择几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实施观察。 证据的整理 不少于30分钟的分组发言:呈现组内观察所得 对于证据的专门的记录、补充 对于建议的讨论 基于证据的推理(课例评析) 基本模式: 关于观察点的解释 证据的陈述 推理和建议 三、课堂观察的工具与观察技巧 (2)观察量表的设计 粗线条易于操作,分类不宜过细 以教研组为单位,观察点不宜多 注意逻辑分类,不要重叠 数量纪录和行为描述结合 (3)课前会议的培训 讲清观察点的概念 分组并落实分工:人人有事做 主持人和施教者的说明 (4)观察过程 判断先于观察 边观察边记录 观察的位置和方位 观察和访谈 强化证据,遵守规则,不随意夸大或缩小单个证据解读。 由点到面,把握整体。 抓大放小,突出重点。一方面关心课堂的有效性,比如目标达成、成功或缺陷等; 另一方面,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比如优势、劣势、特点、发展方向等。 四、课堂观察的感悟 课堂观察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堂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 * 数学备课组 进行课堂观察 打造高效课堂 一、课堂观察的基础知识 二、如何进行课堂观察 三、课堂观察的工具与观察技巧 四、课堂观察感悟 一、课堂观察的基础知识 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 分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 — 收集信息— — 解决问题的工作流程。 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 一、上课教师陈述: (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 (2)介绍本班学生的情况,并提供一张座位表; (3)阐述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重,难点在哪里, 准备如何解决? (4)介绍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与困惑; (5)如何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所规定的知识 二、提问或进一步说明,以便观察者确定观察点。 三、经过双方协商,大家都明确了各自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