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doc
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的阶段性分析
摘要:明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金陵书法发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台阁余绪、波澜不惊”的沉寂期(永乐十九年至成化前期,1421-1465);“由韵到意,韵意交织”的复苏与活跃期(成化、弘治、正德、嘉靖中期,1465-1545);“从意到态,由雅致至粗放”的变革转捩期(嘉靖后期、隆庆、万历年间,1545-1619)。其书风演变见证了明代书法的盛衰变迁,是明代书法在地域上的集中反映与缩影。?す丶?词:金陵;永乐迁都;书法;李时勉;金琮;徐霖;金陵三俊;祝世禄??
中图分类号:J292.26文献标识码:A??
明代是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出古开新的嬗变转折期。书法本体的可能性变革发展,在这二百七十多年里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尝试。金陵是明代的开国都城、奠鼎之地,即使在永乐迁都(1421年)后,金陵作为留都(南都)仍然保持南方政治文化中心位置,金陵位处东南繁庶地区枢纽地位,“五方辐辏,万国灌输”,区位优势独特。金陵书法作为书法史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与吴门、松江书派一样有着特殊的意义。书法史上,十七世纪晚明天翻地覆的巨大变迁,引起学人普遍重视与关注,[注:代表性著述如白谦慎著《傅山的世界》,三联书店,2006年版,该书从社会文化史与艺术史角度探讨以傅山为中心的十七世纪中国书法史嬗变。]而作为十七世纪前奏的十五世纪至十六世纪(除吴门书家外)人们的关注相对不足,尤其是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一定重要角色的金陵书法的缺席与冷落,使得明代书法史研究有所缺憾。[注: 黄??教授所著《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最早较明确将“金陵地区书家”作为书法史研究对象,金陵书家的概念由此浮出水面,书中以“李东阳、徐霖及金陵书家”为题对金陵书家进行书史探讨描述,限于该书体例,尚未及深入全面地展开论述。参见黄??著《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时期这一地区的书法现象,对我们更好地理解认识明代书法史乃至中国书法史的嬗变有着重要的学理意义。
永乐迁都后至万历时期(1421-1619),金陵地区的书家群体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开展的书法活动相当频繁活跃,并取得一定的书法成就,也起过不可忽视的影响推动作用。在此期,金陵书家有着怎样的书法表演,以怎样的地区形象呈现?其生成流变如何?具体分析金陵书家书作,也许能使我们对金陵书法有较明晰的认识。书家作品图版与文献收集是我们进入金陵书法的前提基础,然而目前所能见到的金陵书家书作零散有限,现存的著录并不太多,公开发行的图录如《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等各类印刷品,以及图书馆所藏资料所见图版为数尚少,[JP2]不知年代久远湮没失传,抑或雪埋公私收藏,尚不得而知。因此作品图版的收集颇为困难,限于研究条件,笔者仅就零星收集、点滴积累所见,结合文献史料略做阐述。[JP]
明代书法鉴赏大家詹景凤在《詹氏性理小辨?书旨上》这样写道:
洪武初多法赵,洪武而下至永乐多法詹、宋,宣德而下乃入沈、姜,格寝卑矣,至嘉靖而文徵仲稍稍振起,是后四方多宗,然格不高,故其流亦不免椽史,至夫乱天下法书则张汝弼、马应图,次则祝希哲亦起猖狂纵诞之风,特其笔振秀而有端委,胜张、马尔。[注: 参见[明]詹景凤著《詹氏性理小辨》卷四十《书旨上》,影印南京图书馆藏明万历刻本,《四库存目丛书》子部112册,齐鲁书社,1995-1997年版。詹景凤,字东图,安徽休宁人,号白岳山人,因休宁有齐云山,因号白岳山人。曾任南丰掌故、吏部司务等职,书画皆工。詹希元,后更名希原,字孟举,号逸庵,丙寅讷叟,新安人,有明第一代中书舍人。宋克、宋广、宋?j(宋濂子)史称“三宋”。]??
詹氏总结了从洪武到嘉靖几个时期典型的书风倾向,批评的意味较多,但颇为中肯,詹氏认为,洪武之初,取法元人赵孟?\书风是书坛主流,洪武下至永乐、洪熙则较多效法詹希原、宋克等人,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书风沦入沈度、沈粲兄弟、姜立纲之格,直至嘉靖年间,吴门文徵明振起,一时效法者众,如影相随,然格不高。
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学的发展步入低潮期,文坛风行的是“台阁体”的创作。“台阁体”内容大多为“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一味讲究雍容典丽,殊乏生气。与文学“台阁体”盛行相辅相承的文人书法也呈现台阁体倾向。黄??先生认为,明成祖从永乐二年诏吏部简能书者,储翰林,供廪禄,使进其能,用诸内阁,辨文书,历经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至成化年间,近一个世纪里,供奉内阁的书家与当时的阁僚大臣形成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台阁体书法高峰,风靡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超过了唐宋时代的“院体”书法。[注:黄??著《中国书法史?元明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永乐朝沈度、沈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