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舆论监督提升网民公权参与.doc
网络舆论监督提升网民公权参与
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在人民网“强国论坛”回答网友提问时,胡锦涛说:“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胡锦涛的讲话肯定了网络传媒的积极性以及传达民意舆情的正面作用。
2008年6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正式宣布“华南虎照”为假照片,8个月来,网络媒体与网民在质疑、探究和打假中走到了职能部门前面,并形成强大的真相诉求与道德拷问,推动政府部门最终实现了去伪存真、惩恶扬善。事件圆满解决不仅彰显网络媒体的监督效力,同时反映了中国网民的独立思考、公权参与意识,以及与媒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将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上留下特殊记录。
互联网在“虎照”事件中的功用
6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镇坪县农民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曾经趾高气扬的“周老虎”在社会公众和亿万网民的不懈探究下,终于显出原形。陕西省政府之所以对一张假照片问题如此重视,最终大动干戈严肃处理,与网络民意对“虎照”真伪的穷追不舍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王是网络民意的巨大力量,才使“周老虎”最终大白天下。
从2007年10月3日周正龙声称拍摄到“华南虎照片”到省政府确认是假虎照,261天来,尽管周正龙及“挺虎”官员百般狡辩,但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的“华南虎照片”就吸引亿万网民关注、鉴?e、调查、质疑和打假。可以说,互联网搭建起一个无形的鉴定实验室与道德审判庭,十几人的造假团伙面对亿万网民雪亮的眼睛,岂有继续瞒天过海之理?水落石出只是时间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道德影响力的彰显将成为新媒体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周正龙拍摄的照片是真实照片,当晚新闻联播播出此新闻。就在次日,“色影无忌”网络论坛就贴出质疑“虎照”真伪的帖子;3天后即有网友明确指出这是利用图片编辑软件(PS)制作的假照片:10月18日,中科院植物学家傅德志通过网络等媒体公开质疑虎照,并“用脑袋担保”照片上植物与老虎大小比例不符:11月10日,一位网友在论坛上贴出了《老虎卧瀑图》的年画照片,指出其与“虎照”极其相似;紧接着,四川、广东等地陆续发现的相同年画也通过网络公诸于众;与此同时,年画生产厂商在网上展示了2002年制作的年画存档底版图:在舆论压力下,尤其来自网络媒体的滔滔民意和浩大声势,国家林业局于12月9日要求陕西省林业厅委托国家专业鉴定机构鉴定虎照,并如实公布结果。
作为网络媒体门户网站的“网易”于11月底邀请六方机
构和专家对“虎照”进行鉴定,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华夏物证鉴定中心、野生动物学家胡慧建、神探李昌钰、中国刑科协指纹检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刘持平、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赖剑煌及其5人博士生团队的鉴定结果于12月2日汇总到网易,网易新闻主编林少梅在专家鉴定的基础上宣布:“我们终于可以说,华南虎事件水落石出了,照片中的老虎是假老虎。”
虽然网易的鉴定是严谨而科学的,但这并不是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的鉴定结果,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权威性。但此结果一出,亿万网民通过互联网要求政府部门或司法机关介入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所表达的真相诉求和公民权利不容忽视。
网络监督提升公民知情权
“虎照”曝光到最终认罪,全国媒体和公众都在密切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审虎疲劳”,也有人认为媒体蓄意炒作。但关注此事的每一个网民都在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参与分析,各行各业的网友各抒己见据理分析,形成一个“天天有新发现、天天有新证据”的媒体与受众良性互动的小高潮,网络的力量令人惊叹。
各大门户网站和热门论坛对“虎照”事件的跟踪报道堪称“实时播报”,几乎所有资讯都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布,现代传媒的高速高效充分展现,网民第一时间获得资讯的需求得到充分尊重。网民在获得充足资讯的基础上,经过自身的独立思考与调查研究,又通过网络把个人成果公诸于众,在这样一个全民参与的行动中,既保证了网民充分行使知情权与话语权,也给国家职能部门介入营造了充分的舆论氛围。
相对于网络的灵活互动与便捷反馈,传统媒体(报刊、电台与电视)的传播方式大致是单向灌输为主,受众的互动与反馈较少,大多数受众无法在传统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思考,一定程度上未能真实反映受众的心态和民意舆情,缺乏民主参与机制。
当电脑和网络进入寻常百姓家,中国网民迅速达到2.53亿人。起初,网络被认为是散布谣言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