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颈癌IB1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pdf
第 33 卷第5 期 小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Vo l.33 No.5
20口年 9 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S) Sep 2012
·信息研究·
宫颈癌IBl 期宫旁转移相关因素分析
卢淮武,王丽娟,谢玲玲,钟玩月,陆晓媚,林仲秋,周晖*
(ItT 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瘤科,广东广州 510120)
摘 要: [日的]通过分析宫颈癌 IBl 期的宫旁转移率以及其相关肉素,探讨宫颈癌 IBl 期宫旁转移的低危凶素。 [)T
法]收集我院 2008 年 1 月至却11 年2 月经手术治疗的 149 例宫颈癌 IBl 期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将宫旁浸润与各临床病
2
检验及多国素
理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单阴素 x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宫旁转移率为 5.4%。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
大小、淋巴脉管浸润(LSVI)、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深度、阴道累及、宫体累及情况可能与宵旁转移相关(P值均 0.05); 多因
素分析提示淋巴结转移(HR:26.95 , 95%CI:2.32 - 313.41)与 LSVI(HR:47孔95%CI: 2.561 - 886.32) 是宫旁转移的独立危险
因素。 LSVI( -)+淋巴结(-)的患者宫旁转移率为 0 [结论]宫颈癌 181 期宫旁转移率较低,淋巴结阴性并且无脉管浸润的患
0
者可考虑实施损伤较小的手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待大样本随机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宫颈癌;宫旁转移;相关分析
中固分类号:R39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54(2012)05-0693-04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rametrial Involvement in Stage ml Cervical Cancer
LU Huai-wu , WANG Li-juan , XIE Ling-ling , ZHONG Yuan-yue , LU Xiao-mei , LIN Zhong-qiu , ZHOU Hui *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ncology , Sun Yat-sen Memorial Hospital ,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120 ,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our study was to determine possi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arametrial spread in the
patients with stage IB 1 cervical cancer and define parame怡rs associated a low risk for parametrial spread , in order to identîfy
candidates for less radical surgery. [Methods 1 We retros严ctively reviewed 149 patients with stage IB 1 cervical cancer who had
undergone primaηradical hysterectomy (class III) and p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