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amp;quot;刑事和解amp;quot;批评意见与初步回应.pdf
( )
1 1
刑事和解批评意见与初步1íllJ.iil
刑事和解:批评意见与初步回应.
杜宇
摘 要 刑事和解在对传统刑事司法提出巨大挑战之时,也面临着强烈的批评与访难。因此,妥善澄
清理论建构与实践运作上的疑点,认真对待批评意见中所蕴含的反思性价值,已成为影响刑事和解之走向
的关键问题。所谓刑事和解存在的损寄公共利益、削弱一般预防、漠视正当程序、违反平等原则、无法节约
资源、剥离自愿性、法网扩大化、社区虚幻化等八个方面的问题,是难以成立的,并针对这些批评予以了初步回
应。
关键词刑事和解批评阁应
20 世纪70 年代,伴随着传统刑事司法理论上的无尽困惑,特别是实践效果的巨大失败,刑事和解一
跃成为学界高度关注的核心课题之一。刑事和解在对传统体制带来巨大挑战的问时,本身也酣临着强烈的
批评与谛难。它在带给我们全新的纠钳解决前景的同时,也始终存在某些理论J基础和实践操作上的翩睛
不明。可以说,正是在此种批评与反批评之间,刑事和解才充满张力,挂在诱惑与困惑之间,它才显得触
力无穷。
本文试图从八个方丽来梳理刑事和解所面临的批评。在这些批评中,既布一矢巾的之论,也布不得要领
之宵。针对这些批评,刑事和解需不断反思,或作出回应,或尽可能地弥补平衡。对于一种新生制度而亩,一
个恰当的批评,比起那些盲目的附庸,无疑更有建设性。它使得刑事和解能不晰审视自身、修正方向。即使
是一个不恰当的批评,也并非毫无价值。它至少提醒我们,对于刑事和解制度,人们睿易产生什么样的误解
与怀疑,以聋子需要在知识建构和制度战行中滑滑。诚如 Hussak 指出的有时,囊视…种理论所排斥的东
丽,比熏视该理论所包含的东西更布意义。③由此,如何一方面正确理解这些批评与挑战,另一方面理性挖
掘这些反思性维度可能提供的启发意义,就成为影响刑事和解走向的关键问题。
…、损害公共利益
在传统的观点中,犯罪事件绝非个人之间的冲突,而是涉及对公共利益的侵犯。由此,刑事纠纷的解决
向来被认为是国家的事务。这叫从以公诉为主导的刑事诉讼构造中窥得一斑。然而,在和解程序中,不但犯
罪事件被还原为对被富人个人利益的侵犯,而且纠纷解决的主导权利也被归还给被害人本人。由此,被害人
重新回到纠纷解决的主体地位,国家、公诉机关则退出了纠纷解决的中心舞台。在这一背景下,便自然会产
生某种担心:当事人之间的自治协商,会否完全不顾及甚至彻底牺牲公共利益?在解纷构造中,公诉机关的
撤离与角色丧失,会沓导致公共利益之保陪力量消失?由此,公共利益是否会淹搅在当事人对个人利益的商
目追求之中?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2ω6 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川犯罪人 m 被害人和解的世界经验与中国模式:一种迈向和谐的刑事法治
阁祭之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6JC82ooo3
o
②
:(刑法哲学) ,谢:!l!服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8 页。
[笑]胡察或者
.3.
(1)2 中阔刑事f!杂志 2∞9 年第 8 期
在实践上,刑事和解对公共利益的损害,也已引起国家司法机构的高度警惕。 1998 年发生于新西兰的
Clotworthy 棠,就非常清晰地显示出这种态势。①在-审判决中,法官基于双方的和解协商,在原先起刑点(3
-4 年)的基础上,降为 2 年有期徒刑井处壤刑。但是,The Crown 却以 2 年有期徒刑的缓刑判决不充分为
由,提出了上诉。上诉法庭认为,一审法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