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抢分妙招13 诗歌形象解读四要领课件.pptVIP

【课堂新坐标】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抢分妙招13 诗歌形象解读四要领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5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一部分 抢分妙招13 诗歌形象解读四要领课件

菜 单 专题综合训练 一问高考怎么考 二问高考怎么办 三问高考怎么练 二轮专题复习 · 语文[安徽专版] 抢分妙招13 诗歌形象解读四要领 菜 单 专题综合训练 一问高考怎么考 二问高考怎么办 三问高考怎么练 二轮专题复习 · 语文[安徽专版] 考情指引:形象包括人物形象、自然形象。人物形象既可以是作者本人,也可以是诗中所描写的主人公。自然形象是指景物、场景以及所说的意象等。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思想感情。2012年安徽高考考查《最爱东山晴后雪》中的诗人形象。(2012·安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听老师的指导】 本题考查从欣赏诗歌抒情主人公形象方面来把握诗歌情感。杨万里喜欢描写自然景物,这首七绝描写了早春雪后晚晴优美的山色,抒发了诗人陶醉于自然的美好情怀。可通过题目“最爱”和诗中词语“逐胜”“忘寒”“最爱”归纳出诗人的形象特点。【看看同学的失误】 考生 考生答案及得分 误区诊断 甲 忽视了对“只知逐胜忽忘寒”这句的概括,而诗人的形象不够凝练,缺少深入挖掘。 乙 未点明诗人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诗人只顾追求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诗歌形象解读四要领 1.把定其表。 对诗歌中的景与物,我们要抓住形、声、色等作具体分析(特别注意能体现喜怒哀乐等情感的景物),从而把握景与物的特点;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应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来感知。 2.深入其里。 对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表达特定情趣和意味的意象,要熟悉其特殊的内涵;把景、物与人联系起来理解,由景及情,由物及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全面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在的思想感情。 3.知人论世。 掌握作家的生平遭际(如考取功名则“一日看尽长安花”,羁旅在外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壮志难酬则“闲抛闲置野藤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和诗歌的风格特点(如清新自然、俊彩飘逸、沉郁顿挫、瑰丽雄奇……详见“高考诗歌鉴赏:语言类”),理解作家所处时代的整体风貌(如盛唐的豪迈、晚唐的哀婉、南宋的忧伤,等等)。 4.运用术语。 意象类(杨柳—惜别、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大海—开阔、流水—叹惜、古迹—怀旧、梅花—傲骨……);意境类(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1.(2014·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唐]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①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②清江畔,是夜越吟③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注】 ①苒苒:同“冉冉”,指时间的推移。 ②美人:旧时也指自己思暮的人,这里指崔少府。 ③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托乡思。 (1)本诗三、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具体考查诗歌意境分析,先找出意象,再赏析其组合的画面,注意用词的准确。 【答案】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恬淡、幽远的月光图。在月亮清辉的沐浴下,水波树影轻轻摇晃,映照在窗户上,不住地荡漾。 (2)七、八两句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怎样借助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