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核心竞争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核心竞争力.pdf

技术创新打造数字普惠金融 核心竞争力 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为中国多层次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分析 了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面临的瓶颈 ,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向均匀化、高覆盖的普惠 然而 ,我国的现实状况是 ,6000万户至 目标转变 ,让更多的人能获得优质的金融服务是 7000万户小微企业主和商户、1.2亿至1.5亿低收 未来中国新金融事业的主攻方向。对于普惠金融 入工薪阶层人群 、1.8亿至2亿农户中仍然有相当 行业来说 ,政策明晰、市场潜力都为整个行业发 比例的人尚未享受到完善的普惠金融服务。 展带来助力。对于普惠金融机构来说,抓住市场 由于消 费观念上的差异 ,我 国居 民杠 杆 机会,以自身专业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 率 (负债率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数据显示 , 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新金融体系的推 2015年美国 “消费信贷总额 /消费支出总额”达 动者 。 到29%,而且近几年呈现上升趋势。然而,我国 2015年这一数值仅为14%,并且近几年呈现不 背景及问题:潜力巨大 仍有瓶颈 稳定的波动态势,原因可能是房价波动较大产生 近年来,普惠金融获得高度关注的主要原 挤出效应。 因在于巨大的蓝海市场潜力。普惠金融的服务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公布的数据 群体涵盖了小微金融和消费金融等 。由于 目前 显示 ,截至2015年末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中国金融资源分配的不均匀导致了普惠群体所 超过30万亿元 ,平均每秒刷卡消费额为11573 获金融服务有限,但根据全球的历史经验 ,普 元,仅次于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国。消费 惠金融在 中国的覆盖率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66%,成为拉动经济 同时在新常态的政策推动下 ,普惠金融将迎来 增长的第一大动力。中国居民消费信贷余额18.9 发展 良机。 万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是一般贷款增速 来看下 中国的市场情况。根据2015年国 的1.6倍 ,且近几个季度呈加速上升趋势。艾瑞 务院印发的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 (2016— 咨询预计2014年一2019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依 2020年 )》,普惠金融定义为立足机会平等要 然将维持19_5%的复合增长率 ,预计2019年将达 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通过加大政策引导扶持、 到37.4万亿元 ,是2010年的5倍。然而,2015年 加强金融体系建设、健全金融基础设施,以可负 全国信用卡数量只有4.32亿张,授信总额7.O8万 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 亿元。也就是说 ,至少还有超过10万亿元的消 提供适当的、有效的金融服务 ,并确定农民、小 费信贷缺 口尚未得到满足。 微企业、城镇低收入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其 在消费信贷快速增长的同时,贷款结构明 他特殊群体为普惠金融服务对象。 显优化。从这些数据中还可以发现 ,随着新一 TSINGHUAFINANCIALREVIEW Febmary2017 1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