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年常见的颅内肿瘤.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常见的颅内肿瘤

老年常见的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intracranialtumors)又称脑瘤,包括来源于脑组织、脑膜、脑血管、脑神经、垂体及胚胎残余等颅内各种组织的原发性颅内肿瘤和由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的继发性颅内肿瘤。其年发病率为10/10万左右,占全身肿瘤的1.8%~2.8%。60岁以上的老年人颅内肿瘤的发病率较低。老年人的颅内肿瘤以大脑半球发病最多,其发病率约为后颅凹肿瘤的3倍。按Kemohan分类法分类,以神经胶质瘤,尤其是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居多,其次是脑膜瘤、脑转移瘤。后颅窝常见的肿瘤为听神经瘤,约占后颅窝肿瘤的40%。 一、星形胶质细胞瘤 星形胶质细胞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的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45%。男性多于女性。肿瘤恶性程度低,生长缓慢。多发生于两侧大脑半球。 (一)神经病理 肿瘤主要发生在白质内,但可侵及皮质或向深部侵及。主要分布在额、顶、颞叶,少数可发生于丘脑等大脑半球深部。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纤维型、原浆型、肥胖细胞型及分化不良型4个类型。从生长方式上有实质性及囊性两种,实质性瘤体组织坚韧,多与周围组织无清楚界限,呈浸润性。囊性瘤体中有囊腔形成,腔内有黄色或淡黄色液体,蛋白含量高,囊内一侧囊壁上有一分界清楚的瘤结节。 (二)临床表现 星形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特征是瘤体生长缓慢,病情发展慢,病程长。其临床表现与瘤体所在部位有密切联系。老年人发生的星形细胞瘤多在大脑半球,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肢体瘫痪及感觉障碍,部分可出现颅神经损害及精神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较晚,故有些病例可有长期癫痫发作而无其他体征。若发生在脑干则病情进展较快,病程也短,主要以交叉性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为主。 (三)辅助检查 颅脑CT扫描可见大脑半球上密度不均匀不规则阴影,边界不清。少数高密度阴影中夹杂等密度或低密度阴影。肿瘤较大者可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脑室受压变形。增强扫描可见环形或不完整的环形强化影。肿瘤的恶性程度越高,阴影分布越不均匀,越不规则,周围脑组有水肿带等征象可以做出诊断。 (四)诊断 根据其病程、临床表现、症状体征及颅脑CT征象对老年人的星形胶质细胞瘤不难做出诊断,但对少数的恶性星形胶质细胞瘤,因其发病较急、病程短、一侧偏瘫、失语等表现要注意与脑血管病相鉴别。一些良性Ⅰ、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发病相对缓慢,病程较长,但也有突然呈恶性发展者,要引起重视。 (五)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多数情况下,难以全部切除,因而难免术后复发。对恶性胶质细胞瘤,手术切除后辅以全脑放射治疗,比单纯手术切除的病人多治一倍时间。若再加上化学治疗及皮质激素的治疗,有可能延长更多的生存期。实质性肿瘤边界不清,彻底切除困难,应尽可能扩大切除肿瘤。但对优势半球的肿瘤,除额极、颞极、顶叶外,不应强调肿瘤切除过多,必要时可只做部分切除或减压手术,辅以非手术治疗。分界清楚的囊性肿瘤一并完全切除瘤结节可望获得根治。对有偏瘫、失语等症状的患者,肿瘤切除后其症状不可能得到明显改善。经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一般为35%~54%,也有报道术后生存长达18年者。 二、脑膜瘤 脑膜瘤(meningioma)是起源于蛛网膜细胞的一种肿瘤,又称为蛛网膜内皮瘤,好发于静脉窦附近。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居颅内肿瘤的第二位,女性多于男性。 (一)病因 脑膜瘤病因未明。有人观察到有的脑膜瘤发生在颅脑损伤后,肿瘤的部位与受伤部位一致,故认为颅脑损伤可能为诱发脑膜瘤的一个因素。但有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脑膜瘤的发病与外伤并不存在因果关系。尽管如此,但有不少人仍认为慢性刺激如损伤性疤痕、凹隐性骨折、异物等,可能为脑膜瘤的形成因素之一。 (二)病理 脑膜瘤的分布情况大致与蛛网膜细胞的分布相同,以大脑半球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多见,其次以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后颅窝,少数见于脑室内,偶见于颅外组织的移位脑膜瘤。肿瘤多为良性、有包膜、呈球形,但位于颅底时多为扁形,与硬脑膜有着广泛黏着,供应血管亦来自硬脑膜。除少数肉瘤外,只压迫而不浸润脑组织。瘤体为实质性,质硬,呈白色或红色。肿瘤常有钙化,甚至有出血坏死等,个别有囊性变。肿瘤可侵入邻近的硬脑膜及颅骨,引起局部的骨质增生或破坏。根据肿瘤的组织形态学可分为内皮细胞型、砂粒型、化生型和恶性脑膜瘤。 (三)临床表现 脑膜瘤大多生长缓慢,所以病程较长,多在2~3年以上,临床症状逐渐加重。 1.大脑凸面脑膜瘤:常在大脑表面,与脑膜有粘连。也可在脑实质内,依肿瘤所在部位不同,故其临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