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老年心力衰竭的强化治疗效果观察.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年心力衰竭的强化治疗效果观察

老年心力衰竭的强化治疗效果观察   作者:袁家瑜,郎冰,宫京梅,保靖,来丽萍  作者单位:. 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研究所,银川 750001; 2. 宁夏煤炭总医院,石嘴山 753000   【摘要】为观察老年心衰病人的强化治疗疗效,选择2004年6月mdash;2007年6月本科门诊、病房经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21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心率、左室收末内径和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经强化干预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说明老年心衰病人经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关键词】 心力衰竭,老年人,强化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病症,老年心衰更以高死亡率、病残率及高住院率而困扰着患者及家人。本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及Β-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心衰43例,本文将具体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观察对象与分组   选择2004年6月mdash;2007年6月本科门诊、病房经治的老年CHF患者43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LVEF≤0. 40。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63~86岁,平均(72±8. 5)岁。冠心病23例(合并2型糖尿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16例,扩张性心脏病4例,并排除瓣膜疾病、慢阻肺及慢性肾衰病人。43例CHF分为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临床资料具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两组在常规治疗(给予吸氧、利尿剂、螺内酯、洋地黄)基础上,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依那普利(依苏:江苏扬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倍它乐克:江苏无锡阿斯特拉制药股份公司生产)。均从小剂量起始:依那普利从5 mgd起始逐渐递增,每间隔3~7d倍增1次,对照组增至10mgd,而治疗组加量至20mgd;美托洛尔从12. 5 mgd起始逐渐递增,每间隔1周倍增1次,对照组增至50mgd,而治疗组直至达200mgd。   1. 3 心功能评定   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用二维彩色心脏彩超(HP1000)测定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心室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EDVESV)、射血分数(EF)、EA,测心率(HR)、血压(BP),并进行疗效评定。   1. 4 疗效评定标准   ①两组均按统一标准进行疗效评定[1]。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者为显效,改善1级者为有效,不足1级或心衰加重或死亡者为无效。   1. 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s)表示,均数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变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压、心率变化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压和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P0. 05或 0. 01);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舒张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 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功能各参数变化   用药前,两组患者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用药后,各项指标均显示出与用药前的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或0. 01);用药后治疗组左室收末内径和ED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0. 05)。用药后UCG各参数变化   2. 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3)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 4 不良反应   两组各有4例服用依那普利后出现咳嗽,经对症治疗均能耐受。治疗组有5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对照组4例,经调整药物剂量患者均能耐受;3例症状加重伴水肿乏力,对照组2例,给予利尿剂并调整剂量症状缓解,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3 讨论   大量临床试验表明,以往使用的强心、利尿、扩管 等治疗虽然在初期能够改善症状,但长期应用并不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甚至可导致死亡率的增加。近年人们发现神经内分泌系统的长期、慢性激活,促进心肌重塑,加重心肌损害和心功能的恶化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2]。因此,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是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防止心肌重塑[3]。   有证据表明[4],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及Β-受体阻滞剂,虽然在治疗早期对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不明显,甚至恶化,但长期应用却能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