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抗中的合作——未成年人特别程序下的检律关系新探索.pdf
2017年 1月 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Jan.,2017
第44卷第 1期 Journa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01.44 No.1
对 抗 中 的 合 作
未成年人特别程序下的检律关系新探索
郑 蕾,施 倩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浙江杭州310013)
摘 要: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律师和检察官扮演着两个十分重要却又截然不同的角色。尽管角色定位和
职责分工不同,但两者都是社会法治工作队伍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向深水 区前行,为充分保
障人权、实现和保障辩护权、确保案件公正审理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同时也为构建新型检律关系提出了新的
挑战。新刑诉法重塑了控辩格局,检律关系在天然的对抗 中逐渐融入合作而彼此促进。特别是在未成年人刑事
案件的办理中,检察官和律师这两个群体 ,从各 自本职出发,殊途 同归。出于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考察帮教
及预防再犯等多重 目标,探索该特别程序下的新型检律关系成为检察官和律师共同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检律关系;未成年人特别程序;对抗;合作
中图分类号:DF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957(2017)O1-0049-0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推进以审判为中心 权益、预防再犯、帮教未成年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的诉讼制度改革,以实现兼顾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 除司法办案和诉讼监督职能外,还承担着帮扶教育、
作为刑事诉讼的最终 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预防犯罪等重要社会职能。¨这些改变都为检律合
检律关系的发展进入 了新的阶段 。④随着 《律师法》 作提供了空间。
和 《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实施,律师介入刑事诉讼活
一 、 应然与嬗变:
动的时间提前、范围拓展、程度加深,给检察工作带
未检案件中新型检律关系的发展
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新挑战。检律双方的博弈应当形
成一种对抗中的合作关系,既对立统一又相互促进。 (一)检律关系的原初基础 :天然的对抗性。检
这一点在未成年人刑事检察 (简称未检)案件的办 律关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权力制衡论与程序主体性
理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刑诉法专章设置了 “未 理论。权力制衡论最初是由l7世纪的英国哲学家
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规定了附条件不起诉、 洛克在其著述的 《政府论》中提出,主张把国家权力
指定辩护、社会调查、犯罪记录封存等内容。刑诉法 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外交权。尔后,孟德斯鸠在
和 《律师法》还将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延伸至侦 1748年 《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洛克的
查阶段。同时,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理念也在转 分权学说,系统阐明了分权和制衡思想,提出三权分
变,不再以惩罚为首要 目的,而代之 以保护未成年人 立学说。他认为,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和保证人民的
牧稿 日期 :2016-10-30
作者简介:郑蕾(1985一),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副科长,法律硕士。
施倩(1992一),女,浙江杭州人,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科员,法学学士。
① 回顾我国检律关系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律师缺位、检律失衡 、检律对抗等三个阶段:在 1979年 《刑事诉讼法》实施之
前 ,政务院解散旧律师组织,停止律师活动,由 “军管会”一体化行使侦查、起诉与审判职责,检律关系无从谈起;1979年 《刑事
诉讼法》虽然确立了律师地位,但律师在当时属于 “国家法律工作人员”,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