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理隐喻教学思想的回溯与超越.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物理隐喻教学思想的回溯与超越.pdf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38卷 第 1期 JournalofCapitalNormalUniversity No.1 2017年 2月 (NaturalScienceEdition) Feb.,2017 我国物理隐喻教学思想的回溯与超越 胡 扬 洋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我国物理隐喻教学思想起源于物理概念教学 中 “类 比”和 “比喻”教学方式的争议 .论文总结了我 国物理隐喻 教学思想的提 出和历史演进 ,分析 了采用 “隐喻”这一包摄性更强的哲学术语指代类 比、比喻中共有 内涵 的合理性 和适切性,探讨 了将 隐喻思想作为物理教学策略的认识依据和注意事项 ,提 出了以物理隐喻教学为契机开展科学 知识论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 :隐喻,教学策略,具身认知,物理模型,电压. 中图分类号:G633.7 压 比喻法”“翻案 ”,在大谈类 比推理教法正确 的同 1 我国物理隐喻教学思想的缘起与发展 时 ,又使 这种 方法 显得 “万 无 一失 ”、“绝 对 正 1.1 比喻与类 比教学方式的历史摇摆与学术争议 确”①. 我 国物理 “隐喻教学”思想 的讨论是 由对初 中 我国历史上对电压教学的争鸣与摇摆再一次生 物理 “电压 ”概念教学 的争论 引发的.我 国建 国后 动地演绎了教学改革 的 “钟摆现象”,也以物理学科 的物理教材最早承袭欧美 的教法 ,从 “路 ”的观点 的角度提供 了又一则典型的 “教科书政治学”案例. 研究电流 ,进而用水压 比喻 ,引出电压 ,使学生认 这对教学与研究质量提升的干扰是令人痛心的. 识 电压是导体形成 电流 的必要条件.苏联 虽然之 改革开放后 ,针对 电压教学 中 “类 比”与 “比喻” 前也采取 了这样 的教法 ,然而 1950年起 ,在初 中 的争议.老一辈物理教学研究者许 国梁先生做出了 物理教材 中则采用 了苏科洛夫教授 的新讲法 :用 有力的澄清:1981年 ,在论述 电压概念教学 时他指 电流热效应 的定量演示实验人手讲解 电压.这种 出:“过去在 电压教学中运用类 比推理时,有些人往 方式诚然有其创新与独到之处 ,然而 由于特殊 的 往把所得到的结论作为 必‘然结论 ’看待.”“对初 中 历史原 因,我 国在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的背景下 ,对 学生来说 ,用类 比推理来引入电压概念 ,似乎并不是 该种教法一 味地 唱起 了 “赞歌 ”,认为 只有这样才 最好的办法.”¨进一步,许先生主张运用水压作 比 突出了电压 的 “实质 ”,并进而以此攻击欧美 的 “水 喻的方式 ,并说 “比喻不 同于类 比,它不是一种推理 压 比喻法 ”是 “形而上学”,在否定用水压作 为喻体 形式 ,而是借助比较熟悉的事物形象化地说 明另一 的同时 ,极端地将 比喻这种教学方法也否定 了.由 不熟悉事物的方法.”…这一 澄清立足于学理 的层 此 ,电压概念的 “苏式”讲法被列入 了教学大纲 ,做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