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教学实践与反思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 要】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受应试教育长期的影响,要逐步消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摩擦,树立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强调: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加强与孩子们的亲身体验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倡导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大胆思考,积极参与,把数学学习变成学生的情感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实行课改以来,在一些方面值得我们去探讨,值得我们去反思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情感体验;积极参与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全面的梳理、调整阶段,不管是北师大版、人教版,还是华东师大版的教材,都给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带来了面貌一新的课堂教学的理念。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页面的设置上都重视初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其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但是,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诸多思想和行动上的误区,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不能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
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但有些教师把握不好角色改变的分寸。有些教师怕自己的课被认为是“满堂灌”而不敢讲授,只做发问者、旁听者,对学生的发问、解答不置之否;要么学生说什么,都说“好”,无视学生在回答中的偏激和错误,没有及时纠正和引导。于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无以发挥,甚至还以为这样就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倡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并不是把师生关系割裂开来,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课前的引导,课堂上的点拨,解疑,课后的总结。其中更多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凭着自己的科学素养乃至综合素养对学生适时指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思考、探究和创造精神。所以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解疑者、鉴赏者
二、学习互动不能只重于形式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许多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1、动辄分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不管有没有必要,都要进行小组讨论
2、讨论时间过短,考虑上课的时间比较紧张,很多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讨论不到1分钟后就急忙让学生回答讨论结果
3、讨论效率低,学生进行讨论因缺乏教师的参与,组织松散,讨论内容离题太远,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长此下去,在教学中,无效的互动、虚假的互动多了,这与新课程的精神实质背道而驰。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来学会合作,学会与人共处,这种学习方式对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的教育犹为重要,但合作学习并不等于分组,形式主义的分组只会是徒劳无功
互动包括学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它的形式可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情景等因素而定。互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探讨解决问题
不要把偏激当作是“求异”进行鼓励
在强烈的自我表现欲的驱使下,学生可能会已偏激的思维或行 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在态度和言行上偏离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要求。所谓“求异思维”,是指思维的逆向发散,让思维形成对立面,从问题的相反方面进行探索,形成新的认识。对于具有求异思维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应给予足够重视和引导他们发展创新思维
传统教学中,多数情况下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在探究式教学中,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
角色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单纯的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面对新课程,我感到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除了多读理论知识外,还要珍惜学校提供的听评课、学习多媒体知识的机会。全方位包装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和学生共同成长
我渴望在课堂上 经常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渴望 被难住 ,渴望 常常有惊喜 。我会虚心和老教师们一起体味新课改,探讨教学方法,为新课改注入新鲜的血液
总之,新课程理念是时代的产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迫切需要用实践去验证和改进。《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体味到数学的魅力”,这理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我们希望在不断地实践过程,得到更完善的经验,从而能更好地指导实践,造福学生,造福未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议高压单相流水雾技术消防应用.doc
- 浅议高中政治教学中情感教学.doc
- 浅议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素质.doc
- 浅议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几个关键问题.doc
- 浅议高校行政工作创新.doc
- 浅议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生活化教学策略.doc
- 浅议高校青年教师住房现状与`解决对策.doc
- 浅议高职实训教材建设.doc
- 浅议高职院校教材管理.doc
- 浅论《光纤技术与应用》课程中光纤折射率与波长关系.doc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