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钢中气体的不良影响.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中气体的不良影响

HYPERLINK /blog/255518.71d.htm 钢中气体的不良影响 通常,钢中气体是指溶解在钢中的氧、氢和氮等气体。炼钢所用的原材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气体,而且冶炼中钢液不可避免地要与空气接触,因此成品钢中或多或少会含有一定量的氧、氢和氮等,它们存在于钢中会形成气泡或夹杂物(氧化物、氮化物),因此大量气体存在对钢材的质量将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影响。由于钢中气体的含量一般不高,因而在钢号的规格中通常并不列出钢中气体含量的明确要求,但实际上钢中气体的危害并不小,它们严重时会导致钢材成批地报废,因此尽可能地减少钢中各种气体的含量也是炼钢的重要任务之一。 ??? 一、 氧的影响: 由于氧在固态钢中的溶解度远低于在钢液中的溶解度(氧在低碳钢液中溶解度为0.03%~0.08%,在室温下的溶解度小于0.0003%),所以液态钢中溶解的氧在温度降低和凝固时将会以氧化物夹杂的形式析出。炼钢过程是一个高温氧化和还原的过程,因此在冶炼过程中要向炉内供氧,用来氧化钢中的杂质元素。但是所产生的氧化产物,会部分地残留在钢中成为夹杂物,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强度、疲劳强度等力学性能,并且提高钢的脆性转变温度;降低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氧还会与碳反应生成CO气泡,形成气孔缺陷,因此炼钢过程中必须充分脱氧和排除脱氧的产物。目前,生产中采用的合金脱氧、保护浇注、炉外精炼、真空冶炼等技术,目的就是尽量减少钢中的氧,这就是氧在炼钢过程中所具有的二重性。 ??? 二、 氮的影响: 钢中的氮主要来自炉料和炉气,碳素钢中的氮含量一般在0.001%~0.02%之间。氮能溶于铁中,591℃时在α-Fe中的溶解度为0.1%,而在室温时只有0.001%。因此,氮能固溶于钢中,也能以氮化物和气体形式存在于钢中。钢材在室温长时间放置时,溶于钢中过饱和的氮会以Fe4N形式析出,从而使钢的强度、硬度升高,而塑性、韧性下降,这种现象叫时效。钢中含氮量越高,这种时效倾向就越大。如果在浇注前向钢液中加入少量的铝(每1t钢加0.5~1.0kgAl),可以形成AlN而大大降低固溶于铁素体中的氮化物,从而降低氮的时效作用。氮以氮化物质点形式存在于钢中,能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细化钢的晶粒,从而改善钢的力学性能。氮还能以气体形式存在于钢中,使钢中产生气泡和疏松。 ??? 三、 氢的影响: 钢中的氢主要是由锈蚀或潮湿的炉料,炉气和浇注系统的水分带入。氢一般是以间隙原子形式固溶在钢中,所以氢在固态钢中的溶解度很小,一般在0.0005%~0.0025%之间,并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氢会使钢的塑性、韧性降低,易于脆断,引起“氢脆”;氢还会使钢的内部产生显微裂纹,使钢基体的连续性遭到破坏。由氢而造成的微裂纹有两类:一类是所谓的“白点”,即将含氢量高的钢材打断口,在断口上可观察到呈银亮色的斑点。另一类是氢气泡及显微孔隙在加工时沿轧制方向上被拉长而形成的微裂纹,通常称为“发纹”,它们通常是进行塔形检验时才能检测到。为防止钢中微裂纹的产生,在炼钢和浇注过程中应采取各种工艺措施,尽可能地降低钢中的氢含量。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