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健康教育学—考试复习要点

健康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健康是躯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是动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影响健康的因素 遗传生物因素传统遗传疾病其他疾病中的遗传因素基因技术应用 环境因素物理(自然)环境-- 食物、水-- 空气-- 生活、工作条件 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宗教、文化-- 社会性别 卫生服务因素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价格质量公平性 “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交流、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 健康信息(health information)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即健康的知、信、行。如戒烟限酒、限盐、控制体重、合理膳食、有氧运动、心理平衡等预防慢性病的健康信息。 二.传播的基本特性:社会性、普遍性、符号性、互动性、共享性。 三.传播模式(communication model)及其相关基本理论传播结构是传播关系的总和,包括从传播者一端到受传者一端之间构成的各种关系。 传播模式是指为了研究了解传播现象,采用简化而具体的图解模式来对复杂的传播现象、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1.拉斯韦尔五因素传播模式 ①谁(who)?②说了什么(says what)? ③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at channel)? ④对谁(to whom)?⑤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传播者(控制研究)—信息(内容研究)—媒介(媒介研究)—受传者(受众研究)—效果(效果研究) 2. 施拉姆双向传播模式 还原符号--信息(传播者)--制成符号——(渠道)信息——还原符号--信息(受传者)--制成符号 五.建立传播关系必需依靠三个基本传通条件:共同经验域、契约关系和反馈。 人际传播 六.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这类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人际传播是人类最早的、最原始的传播方式。 七.人际传播技巧:{语言器官——口;听觉器官——耳;视觉器官——眼;身体的其他器官 1.说话的技巧 (1)用听者熟悉、能懂的语言;(2)口气和蔼亲切; (3)讲话速度适中,避免过快和过慢;(4)声音应该有高低起伏,不要平铺直叙; (5)发音吐词要清晰,要让对方能够听清楚;(6)讲话的语气要生动; (7)适当重复重要的和不易被理解的话;(8)在与对方交谈时说话要有停顿,避免长时间自己一个人说话; (9)尽量避免使用专业词汇,尽量用通俗语言代替专业术语。 2.非语言传播技巧 (1)动态体语:以点头表示肯定,以摇头表示否定;微笑、握手表示友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对方表示尊重。 (2)静态体语:服饰整洁,仪表端庄。 (3)类语言:改变声调节奏,合理运用笑声,可以起到调节气氛的效果。 (4)时间语:如提前到达会场或约会地点准时赴约,可以给人以信赖感。 (5)空间语:如安静整洁的环境,给人以安全和轻松感。与谈话者之间不要有大的障碍物,使双方置身于有利交流的空间位置和距离,有利于增进交流。 3.观察技巧 观察的技巧主要是细心、全面和敏锐。观察时要非常仔细,眼光要敏锐,善于捕捉到细微的变化,能够透过表面现象,发现深层的内心活动和被掩盖的事物,从而获得真实的信息。 4.倾听技巧 (1)尽可能地多听,留意地听,努力发现对方对某一问题的了解程度和看法。 (2)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讲话,耐心地等对方讲完。 (3)始终保持友好和礼貌,利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表示在认真听,使对方感到轻松和受到尊重。 (4)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轻易地对对方的话做出评论。 (5)不应在听对方讲话时被其他事情干扰, (6)对敏感的问题,更要善于听出话外音,以捕捉真实的信息 5.提问的技巧 (1)封闭型问题 (2)开放型问题 (3)试探型问题 (4)索究型问题 (5)倾向型问题 (6)复合型问题 6.举例引证技巧 (1)举例要恰当:与服务对象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文化水平和生活背景要相适应。 (2)引证要准确(3)要“喜新厌旧” (4)要“好近恶远” (5)用好“正反角色”:例证有正面例证也有反面例证,因人因事的不同可以选用正面或反面的例子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正反两方面的例子相互衬托,起到强化作用。 7.示范与演示技巧 (1)选择合适场地(2)做好准备 (3)讲清目的意义(4)鼓励对方提问,及时给予解释。 (5)演示后,请一个或一组学员进行操作,并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帮助,可以给全体学员更深的印象。 (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