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瓦舍勾栏的兴废与说话艺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第4期 民俗研究 No.4.2013 总第110期 FolkloreStudies SerialNo.110 论瓦舍勾栏的兴废与说话艺术 张莉 郝敬 [摘 要] 北宋瓦舍勾栏的兴起,标志着民间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正式形成。宋代说 话作为瓦舍勾栏中的重要表演形式,与瓦舍勾栏一起走向繁荣。元代瓦舍逐渐衰落,勾栏 却获得极大发展,但元代说话在勾栏中的重要地位已被杂剧取代,只有讲史一门得以继续 发展。明代以降,瓦舍日趋消亡,勾栏性质发生变化,不再作为民间伎艺的主要表演场所。 明清说话在沉潜民间的过程中,发展成为带有地域色彩的评话、评书,并找到了替代瓦舍勾 栏的新场所——书场,再次迎来说话艺术的发展高峰。 [关键词]瓦舍勾栏;通俗文化娱乐市场;说话艺术 说话作为中国古代说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产生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过汉魏六 朝的不断发展,到隋唐时期,说话已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即具备“说话”之名、以说为特征的 表演方式、以故事为主的表演内容以及一些基本的表演程式。同时,相比前代,隋唐说话在表演场 地以及观众构成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走出宫廷的说话,与民间其他表演伎艺一起,以寺院 附近的戏场、私人府邸的斋会筵席以及街衢闹市等地作为表演场所,开始在普通民众中流行,拥有 了相当数量的平民观众。不过,由于唐代从都城长安到地方州县市镇都存在坊市分离、宵禁等制 度,说话在表演地点和表演时间上无疑会受到一定制约和局限,同时也缺乏相对独立的表演空间。 这种情况直到宋代瓦舍勾栏的出现,才发生了显著改变。 一、瓦舍勾栏的兴起与宋代通俗文化娱乐市场的形成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离乱的局面,社会逐步稳定,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到仁宗时期,已是一 派繁荣安定的景象。随着经济繁荣而来的城市发展与商业兴盛,使得与市场相联系的民众越来越 多,唐代严格执行的坊市分离、宵禁等制度已经不再适合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逐渐被统治者废 弃。在北宋初期,市民的夜生活及店铺的营业时间已经明显延长。例如,《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 太祖乾德三年(965)四月,朝廷下令京城三鼓前不得禁止行人;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载神宗熙 宁九年(1076)六月,朝廷下令汴京IEt城(里城)各门与汴河岸角门三更一点关闭,到五更一点打 开。o而到了北宋后期,民众临街居住、坊内开店的现象已比比皆是。居民区与商业区交叉共存,坊 墙不复存在,大街小巷互通,汴京坊市分离的旧格局逐渐被坊市合一的新格局取代。孟元老《东京 梦华录》记载,北宋末期,汴京的繁荣商业区甚至出现通宵达旦的盛况。而这种商业繁荣所带动起 来的,不仅仅是商品货物的大量流通,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还有广大民众文化娱乐市场的开拓。 ①(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第二册)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第153页。 ②(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七千六百九十九,中华书局,1957年,第7326页。 论瓦舍勾栏的兴废与说话艺术 115 而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瓦舍勾栏的普遍营建。 瓦舍,又叫瓦子、瓦肆、瓦市,亦可简称为瓦。对于瓦舍的命名及起源,南宋时已无法给予合理 的解释。如耐得翁《都城纪胜》说:“瓦者,野合易散之意也,不知起于何时。”①吴自牧《梦粱录》亦 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不知始于何时。”②廖奔先生《中国古代 剧场史》一书,结合史料和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考证③,推断汴京的瓦舍勾栏出现于北宋仁宗朝 记载,廖奔又推测:“或许瓦舍勾栏在汴京兴起时还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来得及向其他地方扩 散。”④笔者以为,北宋瓦舍勾栏的出现,至晚在神宗熙宁初年以前,且不限于汴京及其附近地区。 因为据北宋张师正《括异志》一书记载,荆州在熙宁初年已有伎艺人作场的瓦市。《括异志》卷九 “毛郎中”条云:“毛郎中晦,熙宁初年惟一妻一子,处家于荆州。常有一女厉朝夕在其家,语言历历 可辨,自称田芙蓉。……常日:‘我今往瓦市游看。’毛密遣仆,使探其伎艺者。归而询之,一皆符 合。”⑤《括异志》虽是一部小说集,但其创作背景却来自作者同时或之前的现实生活。据北宋释文 莹《玉壶清话》记载,张师正生于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