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文学想象与“文化之怨”——《王昭君变文》的价值.pdfVIP

历史记载、文学想象与“文化之怨”——《王昭君变文》的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记载、文学想象与“文化之怨 ——《王昭君变文》的价值 刘淮南 内容提要:《王昭君变文》第一次以说唱文学的形式塑造了王昭君这一已经长 期流传的形象,使之前主要在文人中流传的文学故事逐步大面积地走向了民间。而 且,这一形象还扩展了传统文学中“哀怨”的范围,即一种新的因为民族文化差异所 导致的情感实际,或者说就是“文化之怨”。 关键词: 王昭君变文哀怨 文化冲突 “昭君出塞”作为我国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一个故事,从《汉书》《汉记》和《后汉书》的记 载开始,经过历朝历代的艺术加工乃至到新时期曹禺的戏剧创作,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 爱。而且,在其长期的流传中,因为时代的和地域的原因,客观上还形成了一个可观的想象系 统,满足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需要。 对昭君的记载最早出现于《汉书》中。在《元帝纪》里,主要抄录了元帝将王樯赐给呼韩邪 单于为阏氏的诏书:“竞宁元年正月,匈奴呼韩邪来朝,诏日:‘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既伏 其辜,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乡慕礼义,复修朝贺之礼,愿保塞传之无穷,边垂长无兵革之事, 其改元为竞宁,赐单于待诏掖庭王樯为阏氏。”’‘隘《匈奴传》中,虽从正面记载了昭君出塞这 件事,但提到昭君的地方也就几笔:“竞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 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 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 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建始二年死。……雕陶莫皋立,为复株垒若革是单于。……复株垒单 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②另外,在《王莽传》中还补记 了有关昭君子女的事。而《汉纪·孝元皇帝纪》的内容是:“竞宁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韩邪单于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7页。 (爹同上,第3803~3808页。 106 来朝,单于请妻汉女以自亲,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字昭君为阏氏。单于上书愿保塞,请罢边备 塞。”‘鞲就是《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的叙述:“(王)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 子选人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人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 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 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 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② 可以说,这些历史记载本身的简约为后代文人的再创造留有了余地,也为民间文学的再 加工提供了可能。还需要注意的是,《汉书》《后汉书》这些以叙述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史书 体例,客观上也为进一步的文学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尤其是《后汉书》中“昭君人宫数岁, 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的描 绘,本身就是很有文学价值的内容。而王昭君因何“不得见御,积悲怨”,无意中也给文人的想 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正因如此,也就有了葛洪《西京杂记》中画工毛延寿如何舞弊的虚构③。 而且,“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 与匈奴”这些叙述,也为再后来人们编织的有关汉元帝与王昭君之间爱情故事的胡拉乱扯留 下了余地。 我们知道,《后汉书》为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因为时间的关系,《后汉书· 南匈奴列传》中的有关描绘可能已经吸收了之前的一些文人或者民间的相关想象材料。比 如,对于王昭君形象“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的描绘。这里,相传蔡邕的 《琴操》中的有关内容显然是回避不开的。在《琴操》中,对王昭君形象的描绘是“昭君者,齐国 王穰女也。昭君年十七时,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穰见昭君端正闲丽,未尝窥看门户,以其有异 于人,求之皆不与,献于孝元帝,以地远既不幸纳。”‘环难看出,对“颜色皎洁,闻于国中”的进 一步想象就是《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的“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裴回,竦动左右。”而《琴 操》中紧接着的叙述是:“积五六年,昭君心有怨旷,伪不饰其形容。元帝每历后宫,疏略不过 其处,后单于遣使者朝贺,元帝陈设倡乐,乃令后宫妆出,昭君患怨日久,不得侍列,乃更修饰 ①荀悦、袁宏:《两汉纪》,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404页。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