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官场的小人哲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官场的小人哲学

旧官场的小人哲学   游宇明 皇权时代做官很威风也很窝囊。做官威风,是因为那时的官员手中权力不受民意“干扰”,可以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做官窝囊,则是因为专制权力系统极端封闭,一个人干实事、得到老百姓拥护,未必能在“体制内”得到好的评价,反而可能遭到麻烦。   以现在眼光看,张之洞大概应算是个好干部。他廉洁,除了一份工资,其他钱一分不要;剪彩不收礼金,从不卖官,赴下面检查工作拒绝红包,即使是工资有时也拿来做好人好事。他不好色,一生虽娶过五个老婆,那是因为他的桃花运不佳,像白嘉轩似地娶一个死一个,从来没有“临时性强奸”、“潜规则”民女这样的事。他政绩比较突出,后方指挥对法作战,因为调度有方,清军在战场上节节胜利,这在晚清,可谓寥若晨星;在地方政务上也很有作为,新建广雅书院,为当地培养了不少人才;不久又创办广雅书局。他扩建了黄埔船厂,试制浅水轮船;改建了心经书院,创设两湖书院、江汉书院、湖北自强学堂、湖北算学学堂等新式学校。此外,他还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纺织局、湖北缫丝局等一批近代企业。   然而,在专制政治下,前面有跑步的,后面一定有抱脚脖子的。正当张之洞为如何建设好两湖地区绞尽脑汁时,大理寺卿、正三品官员徐致祥却狠狠地参了他一本,小文人周锡恩则负责提供黑材料。徐致祥的意思很明白:张之洞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领导。第一,他兴居无节,号令不时,要别人围着他的时间转,经常耽误公事。第二,他用人不看操守,只看对不对自己的胃口,喜欢的人可以一个人给十几种职务。第三,他贪污挥霍,数额特别巨大。第四,他办理洋务“轻信人言”,浪费严重。第五,他犯了错误不及时报告,欺上瞒下。第六,他夸夸其谈,沽名钓誉,专意讨好上级。   光绪帝收到徐致祥的奏折,不敢马虎,立即指派两广总督李瀚章、两江总督刘坤一彻查。光绪帝派这两个人是有讲究的:李瀚章的弟弟李鸿章跟张之洞一向不和,叫李瀚章去查案,他肯定不会包庇张之洞;刘坤一呢,也与张之洞有过节,当年张之洞向朝廷参劾过此君,说其“年老体弱,不能胜任两江防务”,刘坤一也不太可能跟张之洞搞“哥俩好”。然而,有一点实在出人意料,李瀚章与刘坤一在回奏中不但没有攻击张之洞,而是不约而同地对他予以肯定。李瀚章的回奏说:“湖广督臣张之洞被参在粤各款,均系传闻失实”。刘坤一这样为张之洞申辩:“该督臣谋国公忠,励精图治”。既然徐致祥所参的主要条款都虚妄不实,朝廷只好将张之洞的幕僚赵凤昌革职,算是堵了徐致祥等人的嘴巴,但张之洞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张之洞的被查,从参劾者一面来说,并非真的怀有什么忠义,而纯粹是出于“不能好了别人”的小人之心。徐致祥比张之洞早三年中进士,资历更老,两人又曾是翰林院的同事,但张之洞正二品的总督都做了N年,颇得慈禧和光绪信任,很有继续上升的势头,徐致祥好不容易才在一年前升了正三品,对张之洞他怎么能不羡慕嫉妒恨呢?而那个提供黑材料的周锡恩,曾是张之洞得意门生,两人经常谈诗论文。张之洞55岁生日时,周锡恩送给他一篇抄袭之作为贺礼,张之洞开始以为文章是周锡恩自己写的,特地裱了挂在自家客厅,后来经人提醒才知是怎么回事,自此疏远了周锡恩。周锡恩因此怀恨在心。   当然,往深处说,徐致祥们对搞阴谋这样着迷,是因为他们清楚皇帝深居内宫,整天被宫女、太监围着,老百姓又没有“资格”向其反映情况(清代规定上奏言事者必须是六品以上官员)。考察地方大员的所作所为,只能依赖其他大臣,谁善于忽悠,谁便可得好处。只是人本质上是懂得趋利避害的,如果当臣不做事、四面逢迎便可以过得顺风顺水,而做了事的却必须处处小心,那自然也就没有多少人思图进取,社会也就会变得越来越落后、越来越黑暗。   生怕好了别人,是官场小人的处世哲学,也是专制政治无法治愈的内伤。 3

文档评论(0)

ghwes7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