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液体摇瓶培养基营养筛选.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材料 £d菩:鲁 le 龟硒萄 簟■露譬 1一 fungi 2010(4) 黑木耳液体摇瓶培养基营养筛选 矫天育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营口115009) 摘要 通过黑木耳荫丝在液体摇瓶培养基内培养,表明液体 培养,每隔2d在无菌条件下使用无菌的吸管吸取适量菌丝 摇瓶培养时的最佳碳源是红糖;最佳氮源是蛋白胨、酵母膏;最 球,放入培养皿内,加入清水使菌丝充分展开,用游标卡尺测 6~8。在碳源培养基中添加2%红糖,氮源培养基中的添 量样本中的菌丝长度,取其平均值。 适的pH 加0.3%酵母膏、0.3%蛋白胨,能够较快促进原种培养基满瓶。 1.3.3茵丝球干重的测定将培养物用双层纱布过滤、清洗 关键词 黑木耳液体摇瓶培养基营养筛选 后,放入以用电子天平称量的培养皿内,迅速放在烘干箱内 文章编号 1000—8357(2010)04-0030-02 400C下预热20min,然后升至80℃,烘干约2h至恒莺。用以 黑木耳(Aurculariaaur拓ular)是一种质地清脆、滑嫩爽口,下公式:菌丝干重=(菌丝体和培养皿的重量一培养皿的重 营养价值丰富的食药用真菌。传统的固体培养摹栽培黑木耳 量)g/loomL。 存在培养时间长、成本高,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制约,产品的质 1.3.4茵丝球密度的测定使用血球计数板观测每毫升培 量难于控制。因此,笔者进行了液体培养黑木耳相关试验,并 养液内的菌球个数。 对黑木耳液体培养最佳碳源、氮源等进行筛选,还进行了二级 1.3.5原种的发茵情况比较将培养好的液体菌种接人原种 种的制备及发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培养基内,观测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颜色、发满瓶的时间,从中 筛选出适宜的液体培养基配方。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1.1 供试菌株木耳8号菌株,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用 菌研究室提供。 2.1不同碳源对黑木耳菌丝球生长的影响 由表l可见,发 1.2供试培养基 现不同碳源在促进菌丝生长中以葡萄糖效果最好,其菌丝球 1.2.1 液体摇瓶培养基 基础培养基配方:KH2PO。0.2%,直径在培养过程中处于较好的生长状态,培养第6天菌丝球 000 g。水l mL。①碳源筛选培 直径达2.83mm;其次为红糖,培养第6天菌丝球直径达 ugso。0.1%,马铃薯(去皮)200 2.23 养基:将0.3%的蛋白胨添加到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碳源分别 mnl;依次为蔗糖、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在培养后期平 为葡萄糖2%、蔗糖2%、红糖2%、可溶性淀粉2%、麦芽糖均菌丝球干重方面,红糖效果最佳,其平均菌丝球干重达 2%。②氮源筛选培养基:将2%的葡萄糖添加到基础培养基 mL,其次为葡萄糖和蔗糖,其平均菌丝球干重分别 0.42∥100 中,氮源分别为酵母膏0.3%、蛋白胨0.3%、(NI-hhS040.3%、为0.389/100mL、0.34#loomL,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效果较 差。在培养后期平均菌丝球密度方面,红糖效果最佳,菌丝球 KNO,0.3%、尿素0.3%;③pH筛选试验培养基:将2%的葡萄 mol/L 糖,0.3%的蛋白胨添加到基础培养基配方中,分别用l 达到12个/mL,其次为葡萄糖,为菌丝球9个/m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