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鼻咽癌教学第一组 一、鼻咽癌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概述鼻咽癌在世界及全国范围内的分布。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简称NPC)系恶性程度较高的头颈部肿瘤,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现,但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多在1/10万以下非洲属鼻咽癌中等发病区域。东南亚但日本和朝鲜鼻咽癌发病率均低于1/10万在我国则是一种常见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发病率最高广东省的发病率故有“广东瘤”之称特别是广东的中西部,年发病率可高至30~5010万广西居全国第二北方的发病率以肇庆、佛山、广州和广西东部的梧州地区互相连成一片,为世界上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其周围地区发病率逐渐降低可见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流行病学地区聚集:世界范围内高发区主要在:中国南方和亚洲东南部;北美洲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非洲北部和东北部等三个地域。种族易感性:世界三大人种中,部分蒙古人种为鼻咽癌高发人群黑种人次之白种人十分罕见。NPC发病率比当地居民高,而且其后裔(后代)仍保持有很高的发病倾向。印度原居民移民英格兰和威尔士后NPC发病率高于当地居民;而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居民移民印度后NPC发病率仍然低于当地居民。由此提示,NPC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敏感性【2】。 2.3家族聚集性:NPC高发家族。中国南北方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存在极大差异,而家庭癌史成为为南方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耳鼻咽喉病史及频数为北方鼻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高发区广东调查发现,10%的鼻咽癌患者有癌家族史,其中56%是鼻咽癌家族史在香港亦同样发现有鼻咽癌高发家族。鼻咽癌发根据我国29个省市的肿瘤死亡调查结果,鼻咽癌死亡率全国平均1.88/10万,男性为2.49/10万;女性为1.27/10万。除福建外,广东、广西、江西等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全国各省市中都是偏低的,男性列在第23位以后,女性列在第21位以后鼻咽癌的死亡率女性均列于前5位,为全国标准死亡率的3.7倍, 而女性为2.8倍。其中最高发的广东中西部发病率达34.01/10万(男)和11.15/10万(女)。20年的研究男。国内报道最小3岁,最大90岁。广州市1972~1981年资料,30~50岁组发病率占76.62%,显示在高发区中,中壮年病例较为多见儿童期14岁病例较为特殊:即高发区(广东省)儿童病例较为少见(3.5~6):1,死亡率之比(3~3.5):1 ~59岁。而在低发区,发病10~19岁50~59岁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日渐增多,大气污染也更为严重。因此,愈是发达的国家癌症发病率愈高,如德、美、日和北欧的一些富国,其癌症总死亡率大多数已达300/10万。我国70年代肿瘤死亡率还在100/10万以下,而80年代成倍增加,其中肺癌升高最为突出。但是,鼻咽癌不论在西方的低发国家,还是在广东四会、中山和香港,近20年内都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根据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动态的较长期观察,提示其致病因素是比较稳定地长期存在。侨居各地的中国人(其中大多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鼻咽癌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还可能经过一个较长的癌前期阶段。有学者认为其大致有三种主要因素:①遗传易感因素②早期EB病毒感染, 这种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入鼻咽粘膜上皮细胞( 癌前期阶段)③亲鼻咽的致癌物质或其期前(包括在生活早期的食物)作用下导致癌变的【5】。目前最重视的包括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和食物中的亚硝胺等化学因素。总体上讲,NPC的危险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据报道海南省鼻咽癌的10个家系。在3个高发家系中, 家系两代11人中有4人患鼻咽癌; 家系同代6人中有3人患鼻咽癌;家系同胞5人中有3人患鼻咽癌。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209例鼻咽癌家族倾向性报道,209 例中有101 例有家族史。从101 例鼻咽癌家族史中直系亲属患鼻咽癌的倾向性大小依次为兄弟(31.6%)、母子(20.8%)、父子(17.8%)、姐弟或兄妹(15.8%)、母女(6.9%)、父女(3.96%)、祖孙(1.98%)。而同胞兄弟鼻咽癌的倾向高度聚集, 可能与鼻咽癌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有关, 或是与鼻咽癌男性易呈家族聚集倾向有关。因此,鼻咽癌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这种因素并不是肿瘤本身直接遗传下去,而是一种易感倾向,即易感性。但其遗传指标略低于一些遗传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参考值水平。也有学者认为认为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从目前研究看,鼻咽癌不算是一种遗传病,很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还与个体敏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2、EB病毒因素: NPC主要由EB病毒感染。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培养成功的一株瘤细胞中,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