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受雨雪冰冻危害后毛竹的繁衍特点
受雨雪冰冻危害后毛竹的繁衍特点
陆媛媛 蓝春能 周紫球 吴礼栋 刘仙石玄
(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浙江 遂昌 323300)
摘 要 通过对浙江省遂昌县受雨雪冰冻危害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受损数量和经一个春笋大年的新竹留养数量,来分析毛竹受雨雪冰冻危害后的繁衍恢复特点,旨在为今后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毛竹林恢复工作提供依据。结果显示:①毛竹平均株数比灾前增加29.8%,春笋产量比灾前减少21.7%。②新竹平均株数与灾前平均株数相比 t值=4.22>t(14)0.01(2.977),增加14.2株。③毛竹受损率与留养新竹之间,其相关方程为y=0.4141x+21.978,R2=0.3009,没有紧密的相关性。④新竹大径材减少4.4-12.1%,没有达到灾前比例。表5参15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雨雪冰冻 危害 毛竹 繁衍
2008年1-2月,中国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Phyllostachys pubescens竹材损失重大。而该县有半数以上农村人口直接或间接从事竹产业生产,在竹林重点分布区,竹业的收入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竹业收入占农民经济收入的50%以上[1-2]。据统计,这次18666.7hm2毛竹林中受灾面积达14247hm2,受灾毛竹1421.67万株,直接经济损失达2.13亿元。对冰雪灾害方面,欧美学者已系统性开展研究[3-4],国内研究较少,仅集中在雪灾频繁的青藏、新疆、内蒙和东北等地,主要侧重灾害的预报及防范措施[5]和对毛竹受损数量,特点分析 [6-10],而在毛竹受灾后
的繁衍恢复方面目前尚未涉及,为此,为了解和掌握毛竹受雨雪冰冻
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优先课题)农业项目(2008C12067-1)
作者简介:陆媛媛 (1962-)女,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lyyy66@163.com)
灾害后内在的繁衍生存能力和恢复速度,本文设计不同海拔、不同区域对受损毛竹现状、灾后春笋大年留养新竹、笋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受灾后毛竹繁衍恢复的特点,旨在为今后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毛竹恢复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选在浙江省遂昌县竹林重点分布区、重灾区的应村乡、高坪乡和高海拔1100m以上的桂洋林木经营场,低海拔400m以下的三仁乡以及一般的毛竹产区新路湾镇。调查地海拔380-1120m,年平均气温17.1℃,最高温度40.1℃,最低温度-9.7℃,年降水量1212.5mm,大于10℃年积温5273.3℃。毛竹林土壤属山地红壤,pH5.3-6.0,土壤全氮含量2.30g·kg-1,全磷含量0.26g·kg-1,速效钾含量2.85mg·kg-1,有机质含量21.40 g·kg-1,土层深度均在60cm以上。调查地毛竹林2008年为春笋小年,是经过低产改建的笋竹两用林。
2 调查设计与计算方法
2.1 调查设计
选择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地点的竹林受损情况,灾后生长恢复情况作为分析指标,对海拔、竹龄、胸径、枝下高、株高及受损率、留养新竹的数量、笋的产量等因子分别进行研究分析。调查样地户由当地林业部门随机设定,每个调查户设标准地3块,标准地面积为20m×20m。龄级划分:Ⅰ度竹(1-2年生),Ⅱ度竹(3-4年生),Ⅲ度竹5-6年生),Ⅳ度竹(7-8年生),9年以上的竹子一般不留,不计入内。Ⅰ度竹为嫩竹,Ⅱ度及以上为老竹。调查时间,第一次2008年2月下旬,第二次2009年8月。
计算方法
胸径12cm以上的为大径材,9-11.9cm为中径材,8.9cm以下的为小径材[11]。灾前笋产量=2007年5月—2008年5月30日之间每户做标准地山场全山产量/全山总面积m2×400;灾后笋产量=2008年6月—2009年5月30日 之间(1号标准地+2号标准地+3号标准地)/3;受损率(%)=(受损株数/总株数) ×100;新竹胸径对比表内大、中、小径竹%=(每个点三块样地中的大、中、小径竹平均株数/三块样地中总平均株数) ×100。
3 结果与分析
3.1 样地基本概况
样地受灾前和受灾后统计情况见表1
3.2 立竹数量、笋产量对比
表2 立竹数量、笋产量对比 内容地点
总计
三仁
新路湾
应村
高坪
桂洋
竹/株
笋/kg
竹/株
笋kg
竹/株
笋kg
竹/株
笋kg
竹/株
笋kg
竹/株
笋kg
灾前
86
466.2
66.7
402
97
490
80.7
630
96
457
89.7
352
灾后
111.6
365
94.7
325
137
403
128.7
401
104
359
92
337
增减%
29.8
-21.7
42
-19.2
41.2
-1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