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拾零.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拾零

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拾零   [收稿日期:2015-12-15 作者简介:史翔燕(1965―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馆员。] 关键词:徐宗元;尊六室;收藏;善本 摘 要:徐宗元先生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古籍收藏家,他穷其一生收藏古籍,亦尽得其祖上藏书,却没有留下比较详尽的藏书目录。徐宗元先生尊六室旧藏于先生过世后被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购得,今捡其藏书之善本数种以窥其丰富藏书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1588 ( 2016 ) 01-0130-03 1 徐宗元其人其事 徐宗元(1918―1970),字尊六,祖籍山东寿光市化龙桥。出身于商人家庭,生于奉天省(今辽宁)凤凰城。十七岁返乡入寿光中学,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被开除,后南下入苏州美专中学部,受业于著名学者孙儒臣、吴得一,经介绍拜见章太炎,章特许其入国学讲习会听课。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苏州美专被日机炸毁,他返回寿光。次年寿光沦陷,他参加了地方抗日活动。不久,奉父母命赴沈阳结婚。1940年考入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1944年春,因进行抗日活动,被北平日本宪兵逮捕,经各界救援获释。1944年秋毕业后,免试入中国大学研究院史学部为研究生。同时教授本校文学系、史学系的中国上古史、甲骨文课和中国通史课,兼任天津《民国日报》副主编、《北平时报》副刊编辑。1946年获硕士学位。任中法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天津河北省女子师范学院副教授。1947年回中国大学任教授,1948年北平解放,他在中法大学讲授训诂文字学。他所讲授的课程有:中国古代史研究、文字学、目录学、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史、古器物学、中国历史要籍介绍、《资治通鉴》、《史通》等。此外,他曾为巴黎大学北京汉学研究所勘定《古今本竹书纪年合校》,先后在中央广播电台、福建师范学院、厦门大学、南洋师范学院作过学术讲演。1960年,中国与印度进行阿克塞钦通道、关卡等中印边境问题谈判时,他受外交部之命,为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代表团整理有关的历史地理资料,并向中外记者和北京大专院校师生作“中印边界问题”专题报告。1969年又为中苏边界问题整理历史地理资料 他一生著述宏富,有《逸周书正义》《小尔雅正疏》《尹文子校注》《韩诗外传校注》《帝王世纪辑存》《春秋后语辑存》《尊六室甲骨文字》《古史考》《榕城杂著》《尊六室杂文》等多种,此外,他曾为翦伯赞、齐思和等主编的《中国历史年表》起草殷商和西周部分的初稿,而其遗著残编待整理出版者尚有多种。[1] 1970年徐宗元先生逝世后,其藏书归其子女所有,1977年,时任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的著名作家达理(著名作家马大京、陈愉庆夫妇合作写稿时用的笔名)得知徐氏后人要出售徐宗元先生的藏书,便通知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领导,并最终通过达理为中间人,购得徐老藏书,当时花费一万多元。辽宁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整理徐老藏书并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过程中,发掘出几种徐老所藏的古籍善本 2 徐宗元尊六室旧藏善本举要 2.1 《音学五书》十三卷 《音学五书》十三卷,清顾炎武撰。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福建侯官林春祺福田书海铜活字印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小学类韵书著录此本,书名编号五一三七。[2]版框高17.1厘米,广11.1厘米,开本高25.5厘米,阔16厘米。每半页八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双边。六册一函。版心上题“铜板音论”或“铜板诗本音”,中题卷次,下题“福田书海”四字。书名页背面牌记题“福田书海,铜活字板,福建侯官,林氏珍藏”四行十六字。《诗本音》后有镌刊铜板姓氏:“古闽三山林春祺怡斋捐镌,兄季冠痴石校刊,长子永昌正画,次子毓昌辨体”。《音论》卷首,林氏著有一篇《铜板叙》,详细记录了其刻制铜活字之起因及经过,这是继沈括记毕?N泥活字,王祯、金简记木活字后,记述铜活字印刷的一份珍贵文献。[3] 《音学五书》是研究汉语上古音的著作。大约成书于1643年,全书分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4]作者顾炎武(1613―1682),本名绛,别名继坤,字忠清。南明败后,改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自署蒋山俑,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于经史兵农音韵训诂以及典章制度,无所不通。其著作繁多,而毕生心力所注,在《日知录》一书,另有《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5] 《音学五书》现可查的最早版本为清康熙六年(1667)张??符山堂刻本,其有五子目:《音论》三卷、《诗本音》十卷、《易音》三卷、《唐韵正》二十卷、《古音表》二卷。而林氏铜活字本只有二子目:《音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