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众乐园的前世今生(一)
民众乐园的前世今生(一) 编者按 老汉口曾经流传着一句民谣:“紧走慢走,一天出不了汉口;东玩西玩,玩不够民众乐园。”翻开武汉市的历史画卷,民众乐园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九十载风雨历程,革命者在这里叱咤风云,军阀巨贾在此翻云履雨;民间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地痞无赖在此横行霸道;汉奸走狗在这里投机取巧,人民群众在此当家作主。民众乐园不仅是汉口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国近百年革命史和文明史的见证者。
武汉三镇最热闹的一天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随着租界的建立和发展,城市中心由沿河走向沿江。城市空间的拓展和经济中心的形成,又使得人口迅速增长。汉口人口经济增长进入快速上升时期。1917年,汉口商会中几个腰缠万贯的大亨,看好游乐场所能赚钱,便筹集资金约五十万大洋,成立了“汉口新市场协利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民众乐园的前身――新市场
1919年的阴历五月初一,新市场正式开台。成千上万的武汉人沿后城马路浩浩荡荡而来,“看新市场去”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语言。这是武汉三镇最热闹的一天。当天,《新市场日报》创刊发行,专门报告新市场每日节目内容和各种动态
新市场初开张之时,主要演出的是京戏、汉戏、文明戏(即话剧)、评戏,以及曲艺、魔术、杂技等。二楼往南的小剧场里,演出的是小京班。原来这京戏是两个班子,一个叫小京班,一个叫坤班。小京班,顾名思义,是一些年幼的演员,或叫娃娃班。坤班,即其演员全部是女子。那时,汉口的大戏院已有二三十家,有名的如长乐戏院、黄金戏院、美成戏院等,凡是汉口较走红的演员,皆愿意在这些戏院演出。新市场刚开幕,声名大噪,吸引了一些演员“跳槽”到此演出,有的就成为新市场的基本班子。又因为当时京剧只在北京、上海演出,汉口尚没有京剧团体,所以,新市场组班首演京剧,对汉口的京剧发展,起着先行的作用。由于演出精彩,吸引了大批观众拥到新市场来,以至于影响了其他戏院的上座率,后来,竟有五六家戏院因此门前冷落而不得不关门歇业
汉剧是能与京剧相媲美的一大剧种,又是武汉人的家乡戏,因此在新市场的待遇更是不同,独占了大舞台剧场(1920年竣工)。这是当时独一无二的舞台,拥有2011个座位,并单独售票。开幕之日,特请余洪元为首的汉班登台演出。当时有人说,余洪元能叫座,牡丹花(陈伯华)能压座。凡有牡丹花演出,绝无观众中途退场。二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汉剧早先是不培养女演员的,后来,京剧“坤班”到汉演出,大受欢迎,促进了汉剧老演员们思想解放,而且票房收入甚是可观,便于1927年成立一个专培养女演员的“新化班”,又叫“汉剧训幼女学社”。著名汉剧大师陈伯华便是出自“新化班”
文明戏亦称新剧,也就是今日的话剧。新市场开张时,中国才刚刚有了一个话剧团体,叫做“春柳社”,由诗人、书法家、艺术家李叔同和文学家、表演艺术家欧阳予倩等人于1906年在日本成立。辛亥革命时,在国内演出《茶花女》、《社会钟》等,成为辛亥革命文化宣传的一部分。在“春柳社”的影响下,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话剧蓬勃发展,相继成立了许多话剧社团。武汉有“振铎社”,全部都是女演员,也在小剧场演出,跟小京班轮着来。由于它反映现实生活,又全部是对白,通俗易懂,所以在当时十分受欢迎。新市场老板见新戏很卖座,即改为在大舞台演出,以容纳更多的观众,并从上海请来“醒民新剧社”造势演出
新市场也可算是曲艺之园。曲艺名色最多,什么打鼓、苏滩、双簧、三簧、四簧、快书、蔼调小曲、淮调莲香、单弦拉戏、三弦拉戏等等。这些节目是连演不断的,别的戏剧演两三个小时完毕清场,而曲艺厅内不清场,老有人看,老有人听。尤其是大鼓书,有三个书场,还常常满座。桑慧芳的京音大鼓、晚香玉的梨花大鼓都倍受欢迎。当时由于剧场设计的原因,场中间立着好多根大柱子,妨碍了观众的视线,台下不时有人大叫:“桑妹妹让我们看一看!”桑慧芳便真的应邀走下台来,边唱边在观众席间穿行。这和今日流行歌手走到观众中间一一握手一样。但是在那时,这种行为便受到了指责,常有三流小记者在小报上指名攻击。殊料这恰又成了替新市场打的广告,来看桑慧芳和晚香玉的人愈发的多了
杂术那时候叫做文武杂耍,有魔术、武技、少林会的刀枪拳棒、飞叉花罐等。那时汉口有一句话,叫做“韩敬文的巧板眼”。韩敬文是“亚细亚魔术团”的班主,著名的大魔术家。他在新市场演出时,曾在大门口摆了一件道具,旁边贴着广告:谁能识破机关,奖给大洋100元。摆了两个月,也无人能识破。韩敬文的亚细亚魔术团,一直是新市场的走红班子
新市场除了这些戏剧、曲艺、杂技、魔术以外,可看可玩的地方还有不少,如电影院的最新电影、动物园的珍奇异兽、陈列所的博物标本,以及弹子房、夜花园、运动场、哈哈镜等等。初开张的那一年九月,还两次升放热气球,在空中抛撒香烟广告传单,热闹至极。有《竹枝词》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