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杨得志的故乡情.doc
杨得志的故乡情
故乡,这个熟悉而亲切的字眼,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回归故乡,是多少身处异乡的人梦寐以求的夙愿。然而,对于出生入死、转战南北、过着戎马倥偬军旅生活的军人来说,返乡则更有一番别样的情意。
开国上将杨得志,1911年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南阳桥乡(今属株洲县),因生活所迫,14岁就到湘赣交界的安源煤矿挖煤,半年后又回到境况依旧贫寒的老家。回家不久,杨得志为了谋生第二次又跨出家门,远走衡阳,挖山筑路。1926年11月,年仅15岁的杨得志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不料这一走竟成了他与家人的诀别。1930年秋,杨得志所在部队经过他的家乡――湖南醴陵县南阳桥乡三望冲村,他原以为这是看望家人的机会,但因担任红四军一师通讯警卫排排长的任务在身,没能请假回家去见亲人,也没有遇到能替他捎口信回家的熟人。新中国成立后,家乡的地方干部时常派人向他汇报家乡的建设情况,并热情地邀请他回家乡看看,那绵长而浓厚的思乡之情一次次牵动着将军的心……
首次回乡祭先辈叙乡情
1950年1月,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和陕西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偕夫人申戈军及女儿华荣、柏华从西安回到了湖南老家。
听说这位身经百战的兵团司令要回家乡,方圆数十里的父老乡亲闻讯而至,乡亲们特意派了四人轿前来迎接。
杨得志见了哈哈笑道:“我是乡里人,过去我帮人抬过轿。现在我不作这个孽,把别人的肩膀当路。”他与家乡的父老乡亲一边走一边拉家常来到了三望冲村。
杨得志回到家里后,得知父亲、大姐、二姐和弟弟都不在人世,叔叔也在当年讨饭时给地主家的恶狗活活咬死,杨得志感到异常悲痛。他顾不得沿途的车马劳顿,第二天一大早就登上祖坟山去拜谒祖辈、父辈坟墓。他在父母的坟前肃立许久,早年与父母相处的苦难情景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
母亲陈氏,勤劳、善良,待人宽容,先后为杨家生育14个孩子,这些孩子多在饥寒贫病交加中夭折。母亲于1921年因难产早逝。
父亲和叔父都是乡村的穷铁匠。一年四季挑着风箱、火炉、铁砧,走村串户,靠打铁挣点钱勉强维持养家糊口。
杨得志从小跟父亲学打铁。白天他随父亲到各家各户打镰刀、锄头等农具,夜间铺点稻草,露宿在人家的屋檐下、门洞旁或大树下、古庙里。天长日久,父亲得了风湿病,无钱请医购药,疼痛难忍时,用大锤猛砸地,砸得地上一个又一个的深坑,额上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由于生活所迫,年少的杨得志便与哥哥杨海堂去安源煤矿挖煤,因挖煤也挣不到钱,半年后兄弟俩又无奈地回到了家里。后来海堂哥随大人们一同去衡阳修路。不久,捎信回家叫杨得志也去修路,父亲先是不放心他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打工,沉闷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同意他去。
临行时,父亲非要送他一程不可。父亲替他背着行李,两人默默地朝前走着,他望着父亲那清瘦的面孔,那已弯曲了的腰背,心里十分凄凉。父亲这么大年纪了,带着几个不懂事的弟妹,日子是多么难熬呀!他劝慰父亲:“爹,你等着吧,日子好过一点,我马上就回来。挣了钱也会及时带给你的……”“孩子,”父亲满噙泪水望着他说:“我担心你年纪太小,在外面遭人欺负,你那火暴性子我晓得……”
到了一个岔路口,父亲在一棵老榆树下站着,成串成串的泪珠从被炉火烤成酱色的脸颊上滚落。他把行李递给杨得志,又帮他扣好衣扣,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嘱咐说:“孩子,你要做个有志气的人!记着爹,有空就回来!”想不到,他这次与父亲分手竟成永诀……
杨得志此次回乡正值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他在家乡与父老乡亲度过了一个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他还给当地干部群众作了一场报告,忆过去战斗岁月,广大穷苦老百姓跟随共产党打天下闹翻身;谈现在翻身得解放,广大干部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建设新中国。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赢得阵阵掌声。
数日后,杨得志踏上回程,带着圆梦的满足,带着依依乡情,同时还带着50多名经他挑选的可以入伍的青年农民回到部队。
再次回乡察民情恤民生
1957年秋,时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带着一名警卫员又一次回到了家乡。
这次回乡,杨得志察觉到某些基层干部政策、理论水平低,工作方法粗暴。特别是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耕作技术方面,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搞了不少强迫命令,群众意见比较大。因此,他感到有必要坐下来做做工作。他主动向合作社支部书记刘细丰和社长颜全交提出,要和合作社的全体党员见见面、谈谈心。他俩很快将全社36名党员喊了拢来。
杨得志和颜悦色地和大家拉家常,不时叫警卫员给大家上烟沏茶。大家左一声“志公”,右一声“志公”,无拘无束地讲出了心里话。当他听到有的党员干部作风粗鲁,动辄训人打人、罚跪群众后,便语重心长地说:“红军在井冈山的时候,我当班长,上级规定我们连每人每天要砍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新修订《公司法》解读课件.pptx
- 电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与策略.docx VIP
- 危险化学安全卡—航空煤油.doc VIP
- 碱金属K和Na对配合煤炼焦特性及捣固焦炭质量影响的研究-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论文.docx VIP
- 小学美术教育在跨学科教学中的融合与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工程承包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docx VIP
- 2024红太阳光伏组件用户使用手册.docx VIP
- 2025年梦想启航未来可期班会.pptx VIP
- 职业技术学校《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doc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