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伶官传序导学练课件
1、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体会正反说理突出 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 3、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 学 习 反 馈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研 读 课 文(一二自然段)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2、晋王临终说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3、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4、这两段各自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两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再探----- 研读课文(三四自然段)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年 代 908年(23岁) “与尔三矢” 912年(27岁) “系燕父子以组” 923年(38岁) “函梁君臣之首” 926年 (41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得天下 ------ 15年----盛失天下 ------ 3年----衰 1、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2、课文是如何表现他“得天下”之“盛”的?描述他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武。 3、为什么每次出师征战都要“负而前驱”? 4、庄宗“好俳优”,一些伶人“出入宫掖,侮弄缙绅”,致使“群臣愤激,莫敢出气,或反相附托,以希恩幸,四方藩镇,贿赂交行”,最后终于众叛亲离,不可收拾。课文怎样写其“失天下”之“衰”的?想象庄宗君臣凄然相向、泣下沾襟的悲惨情景。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课 堂 检 测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指绳索 B.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壮:雄壮 C.抑本成败之迹 抑:或者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身:身体 2.下列句子,不同类的一项是( ) A.请矢,盛以锦囊,负面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B.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 C.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3.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当他用绳子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 B.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乱了的人便从四面八方群起响应 C.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以至于彼此对天发誓,痛哭流涕,沾湿了衣襟 D.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舒适可以使自己毁灭 4、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得不对的一项是( ) A.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B.请矢,盛(之)以锦囊,负(箭)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于庙) C.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其)函梁君臣之首 D.而身死国灭,(其)为天下笑 千古名句:满招损,谦得益 国家盛衰兴亡,尚且与人事有关,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那么集体、个人的命运更该与人事紧密相连。忧劳可以使集体不断壮大,使个人事业蒸蒸日上;逸豫则同样可以亡身。 请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 参考示例 ①有些政府干部,先前艰苦奋斗,深入群众,有口皆碑,政绩显著。一旦身居高位,掌握实权,因为有个人嗜好,贪图逸豫,被别有用心者充分利用,拉拢腐蚀,开始拿一点,后来多拿点,拿去了国家的财产,拿丢了自己的前途,拿掉了家庭的幸福。 ②许多民营企业家(如山西煤老板)白手起家,以汗水浇铸辉煌,以诚信树立品牌。一旦功成名就,腰缠万贯,便张开巨嘴大吃,吃果子狸,吃活蝎,吃河豚,吃黄金宴……吃倒了品牌,吃去了信誉,吃掉了未来。 ③有些基层领导一步一个脚印,艰苦卓绝,带领群众走上致富道路,建设小康村,亿元村。但是成就事业之后,独断专横,飞扬跋扈,挥金如土,纸醉金迷,俨然一个土皇帝。最终身陷囹圄,悔不当初。 ④有的知识分子,年轻时志存高远,埋头苦干,成就辉煌事业,成为知名教授。得志之时便猖狂,或迷恋女色,沉溺享乐,身败名裂;或贪图金钱,抛弃事业,专事“招研”培训,斯文扫地。 …… 联系个人实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