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侵犯 第一节侵犯的实质 一、什么是侵犯 (一)侵犯的定义 最为常见也是最为简单的定义是 侵犯是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教材上的定义: 侵犯即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本定义包含着侵犯的三要素: 伤害行动 伤害意图 社会评价(社会心理学家在对侵犯的研究中,对这一要素并不强调) 补充:侵犯的类型 第一,根据侵犯行为的目的划分,将侵犯分为手段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伯克威茨提出的分类) 1.手段性(或工具性)侵犯 目的是获取酬赏而不是造成受害人的痛苦。如杀人越货、强抢,甚至战争等。 2.敌意性侵犯 是目的给他人造成痛苦的伤害行为。 丈夫虐待妻子,仇人相互残杀。 第二,根据行为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把侵犯分为(西格尔提出的) 反社会的侵犯、 亲社会的侵犯 被认可的侵犯 (二)侵犯与敌意 法律上,一切可能造成身体、精神伤害,并不为社会许可的行为都属于侵犯。 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语言的侮辱、中伤、欺骗都没有造成法律所规定的严重的、明显的伤害后果。 这类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归为敌意。 此外,敌意另一个含义是指:高度排斥性态度。敌意实质上是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敌意和侵犯的最大区别,是它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因此,在侵犯受到明确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此时的敌意,即为代偿性侵犯。 敌意不是侵犯,但它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 (三)侵犯的普遍性 二、侵犯的本能论 (一)弗洛伊德的观点 他提出的两大基本本能--生的本能与死的本能。 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 但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是对立的。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都必须得到表现,不然就会导致精神病。 侵犯是以社会不充许的方式表现侵犯冲动. 另外,侵犯冲动还可以社会充许的方式表现。如争论、竞技、冒险等。 (二)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洛伦茨是一位习性学家 (习性学家是研究动物自然行为模式的科学家) 认为攻击行为是一种生物性行为,可以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动物身上观察到。 同弗洛伊德一样,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 但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不认为侵犯是指向毁灭,而认为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动物是通过侵犯来保护一定的求食、生存的领地,使幼小后代得以成长、发展,使物种能够代代本传。 他认为,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洛伦茨曾提出,人类缺少其他动物具有的某种控制攻击行为的遗传机制。 例如,为了争夺领地或统治权,两只狼会咆哮、跳跃、龀牙,威胁对方,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真去撕咬或杀死对方,两只狼都不会受伤。一旦其中一只狼意识到另一只狼的权威性,它就伸出脖颈,摆出一副屈服的姿态。这时,获胜的狼能够轻而易举地咬死它,但对方的屈服的姿态会阻止它的进攻。相反,同等情况下,人类的冲突总是以伤害或杀死对手而告终的。 很多人赞同洛伦茨的人类具有先天攻击性的理论。但也有的心理学家对这个观点提出了疑问,因为洛伦茨对攻击行为的许多解释仅仅是 将人类和动物的行为进行简单的比较,把行为贴上本能的标签,并没有真正解释这种行为的产生原因。 更重要的是,敌对或攻击并不是在所有人类的群体中都那么普遍,例如,在一些印第安人或因纽特人的部族中,攻击行为非常罕见。 三、挫折——侵犯理论 (一)最初理论观点 挫折一词有两种含义: 一是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 一是指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 平时说挫折更多是指后者。而此处的挫折——侵犯理论中的挫折是取前者之义。 侵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二)理论的修正 米勒在1941年提出了修正观点: 认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之外的其它后果,挫折并不一定引起侵犯。并且,挫折与侵犯的关系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习得的。 另一个修正的观点是来自伯克威茨 他认为,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与侵犯有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得到增强。 武器效应:武器增强人们侵犯行为的现象。 四、侵犯的社会学习观点 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赞同,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一)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二)侵犯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而获得 (三)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 第二节侵犯的影响因素 哪些因素引起或加重了人的侵犯行为? 一、情绪唤起水平 个人的总体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侵犯行为。 研究证明,一般化非特异性的唤起水平的提高,会直接导致人们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S-T 578-2006 氟钽酸钾-行业标准规范.pdf
- 资本市场评级那些事.html.pdf VIP
- YS/T 427-2012_五氧化二钽 行业标准.pdf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指南(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2年-2023年)版).docx VIP
- YST751-2024 钽及钽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报批稿.pdf VIP
- Dsc-931中文说明书.doc VIP
- (2025)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预案.docx VIP
- 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VIP
- 设计构成与应用:立体构成与应用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肝脏特异性对比剂对肝脏疾病诊断.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