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程序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是指具有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在监督检查和处理不正当竞争行为中应当遵循的法定权限、法定方式、法定时限和法定时序的统称。 (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主管机关 政府系统中具有监督检查和处罚不正当竞争行为权力的部门。 是否设立专门的竞争执法主管机关 ——美国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日本的公正交易委员会等 ——我国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监督检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其他部门监督检查的,依照其规定。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 (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管辖 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不正当竞争由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 县(区)、市(地、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职权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案件;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职权管辖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复杂案件;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依职权管辖应当由自己实施行政处罚的案件及全国范围内发生的重大、复杂案件;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中出现管辖权冲突、管辖权争议的处理,无管辖权案件的移送等等,适用我国《行政处罚法》等行政程序立法的相关规定。 。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 (三)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程序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 反不正当竞争诉讼,包括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一)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的特别规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 1、侵犯商业秘密的举证责任分配 2、商业秘密被许可人的诉讼主体资格 (二)反不正当竞争行政诉讼的特别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行政诉讼不需要以行政复议程序为前置条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程序制度 * * * * 《经济法学》教学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十四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与其他各章的联系: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及其原理,是市场规制法律制度及其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本章考核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不正当竞争行为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界定与定位;欺骗性标示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和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的界定和行为表现概念、特征和表现方式;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程序制度。 本章教学重难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欺骗性标示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诋毁商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和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的界定和行为表现概念、特征和表现方式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民事诉讼的特别规定。 本章导语: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基本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不正当竞争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不正当竞争 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典,是德国于1896年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般认为,不正当竞争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主体是经营者; 2、不正当竞争是违法的竞争行为; 3、不正当竞争是损害其他经营者公平竞争权的行为。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调整竞争关系和竞争监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目的是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定位 1、立法体例 反不正当竞争专项立法 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合并立法 2、就反不正当竞争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各国具有以下共同点: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具有多种功能的重要法律; 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调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构成民法的特别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竞争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结构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实体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规制虚假标示行为的制度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规制虚假标示行为的制度 (二)虚假标示行为的分类 1、商业混同行为 经营者不正当地利用他人的商誉,使自己的商品(含服务)与他人的商品相混淆,造成或者足以造成购买者误认误购的行为。 一般认为,商业混同行为具体包括三种: 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 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 ——被仿冒的商品必须是知名商品 ——被仿冒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必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 ——经营者的手段必须是“擅自使用” ——经营者的行为必须造成与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从而使购买者产生误认 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规制虚假标示行为的制度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