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忽然想到――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忽然想到――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一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这是我想送给为官者的一句话,不论官大官小。为什么?因为现在当官的(无论大小)大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而非当官者也大都太把当官儿的当回事儿。何以见得?有事为证
二
无论到哪里,州衙府署都是最豪华的大楼。以前一个乡镇政府的办公处所,同学校、民居并无多少差别,就是市、县政府也并非什么豪华所在。现在呢,一个乡政府恨不得盖成一座皇城,而一个不大的市的市政府,就像一座白宫或布达拉宫。为什么?因为那里的官员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好像政府所在如不排场,就显不出威风。其实,尔俸尔禄,民脂民膏,无论多大的官儿,不过是为百姓办事的人员,何得以无益之费耗民膏脂!
三
大凡是个官儿,若到下属地方或单位,哪怕是携家带口游山玩水,都叫“视察”,都要前呼后拥,甚至警车开道。官阶若大,还要清场戒严。每闻此类消息,不由想到那首打油:“红帽哼兮黑帽呵,风流太守看梅花。梅花低首开言道:小底梅花接老爷。”“松间喝道”同“花上晒”向来同被列为“煞风景”的范本,足见这种作派在中国官场由来已久,而在百姓眼里也讥嘲已久。何故?因为那些官儿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好像当了个官儿,身价顿高,不能同庶民混杂。官员在某些场合喜欢谦称“公仆”,岂有“公仆”出游,而“主子”回避之理?这些官儿身子虽已进了“人民共和”的国度,脑子里却仍是 “居高治民”的想头
四
这样的照片每有所见:一个官长“视察”遇雨,于是陪同人员连忙撑伞,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官长则安之若素,踱着方步,负手而行。且不管那官员官阶是低是高,既然有手,何以自己不会打伞?打伞者或系拍马讨好,也应婉言谢绝。为自己舒适而让旁人受罪,以小见大,人品可知。何以这些官员竟习以为常?还是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以为身为官长,即是他人主宰,可以任意驱使。欧美诸国总统、总理自己打伞或替人打伞不过常事一桩。由彼及此,令人叹息
五
除了在大饥荒之年欲求一饱而不得,一日三餐,人所必需。但吃饭也不必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更不必每餐都要陪同若干,觥筹交错,乃至轻歌曼舞以助食兴。记得XX年前,为遏制公款吃喝,曾有过“四菜一汤”的规定,但规定从未行通。不但行不通,还愈演愈烈。官家一席饭,百姓一年粮。这样普遍的公款吃喝不知全世界能找出几家。以天下之佳肴供其口腹,官员们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一个政府若连官员一年吃掉几千亿公款都管不住,百姓们又凭什么要缴纳税赋来供官员挥霍!
六
我一直不曾明白,何以官员们上下班都用公车,让公家出钱,而普通公职人员就乘公交车或私车,自己掏腰包。难道只有官员办的才是公务,而普通公职人员办的就是“私务”?建国之初不如是。那时一个地区才一两辆公车,处长、科长甚至局长,骑着自行车也把事情办了。那时还是供给制,官员的待遇赶不上拿薪金的“留用人员”。或曰:现在经济发展了,有条件了,但官员们的薪酬也大大提高了。一般公职人员为了上班都自掏腰包,何以工资更高的官员还都要配备公车且档次愈来愈高?国家机关在某些场合使用公车是需要的,但应当仅限于公务的需要。上下班是不该花费国帑的。就是公务用车,国外许多情况下也是临时租用,没听说一个处长甚至科长也要配个专职司机,早晚接送,喝茶、吃饭都要跟着
蒲松龄《聊斋志异#8226;夜叉国》中对官的解释是:“出则舆马,入则高堂,上一呼而下百诺,见者侧目视、侧足立――此名为官。”今日的官员们别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以为为官就当如此。要知道,那是夜叉国
七
说话,官民之辨也是很容易的。大凡颐指气使,哼哼哈哈,目无余子,一脸不耐的,大抵是官;凡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满脸堆笑,轻声细语者大抵是民。中国历来把官员叫“牧民者”。“牧”,字形如一手持鞭驱赶牛群,百姓亦如牲口,供官员驱使――“民可使由之”嘛,叫你干啥就干啥,谁若较劲儿,谁若辩理,“牧民”的鞭子就抽下来了。湖北省有警察打“上访者”误打了官太太,于是承认“打错了”。那么,他们本来准备“打对”的是谁呢?又是谁主使呢?官员或治下的警员竟敢殴打百姓,那些官员也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好像 “人民共和国”里,他们想干什么干什么,想怎么干怎么干。天下宁有此理!
八
官员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就太不把百姓当回事儿了。其结果必然是官民关系紧张,严重的形同水火。孟夫子讲的话,有时比孔夫子的还中听,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为轻,就是让在上的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民为贵,就是要把百姓当回事儿。他又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里的“臣”并非如后世专指各级官员,而是包括一切下级与百姓。你怎么对待百姓,百姓也就怎么对待你。许多地方的官民冲突,根子就在这里
九
很奇怪,官民关系一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