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陈毅家书看渡江作战谋划
从陈毅家书看渡江作战谋划
渡江战役期间,陈毅曾任渡江战役总前委常委、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三书记、华东军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实现心仪已久的“破敌收京(指南京,下同)取沪”的目标,他参与第二、第三野战军飞越长江天堑,成为蒋家王朝22年独裁统治的掘墓人之一,为江南半壁河山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卓越功勋
无情未必真豪杰。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戎马倥偬的陈毅,与亲人聚散匆匆,天各一方,家书便成为他们之间抒发情感的使者。不经意间,这一封封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书简,不仅成了陈毅与亲人间诚挚情感的见证,也成为中国革命转折关头的历史见证,给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和精神财富
由萧县到西柏坡:“任务是向东南经营苏浙皖”
1948年底,应中共中央的电示,陈毅和刘伯承由安徽萧县蔡凹驱车赶往河北西柏坡,出席次年1月5日至8日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向中央军委当面汇报渡江作战的初步设想。会议的间隙,陈毅获悉曾任国民党沈阳兵工总厂中将厂长的嫡亲堂兄陈修和在沈阳解放时率部起义,异常兴奋。他为这位立志技术兴国的兄长,能与自己并肩建设即将诞生的新中国而“十分快慰”。欣喜之余,“文人习气”浓厚的陈毅,立即修书给远在沈阳的兄长,赞赏义举,畅叙亲情,憧憬未来……对于即将展开的渡江战役,他在信中写道:
弟任务是向东南经营苏浙皖,春间摒挡后即南渡。在徐淮战役(即淮海战役――引者注)中黄维、黄百韬、邱、李、孙诸兵团已覆没,此后大战也不多,两年内军事底定,即可顺利进入建设时期,吾弟兄亦可长聚也。望保重,并以坦率直爽的态度与人共事,在沈阳各同志均与弟熟习,必能获得助益。匆匆未尽所言,破敌收京取沪后当图一晤。……
此时,起义后的陈修和担任人民解放军沈阳兵工总厂第一任厂长,开始发挥专长为全国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信中,陈毅由衷地劝慰陈修和把“研究政治作发展工业方向之南针”、“向真理和人民低头”,认清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本质区别,以期把“工业建设为职业”与“人民事业结合”,如此,“必能长展骥足”。对下一步的任务,陈毅在家书中坦言,是“破敌收京取沪”,即进行渡江战役,夺取国民党的政治中心南京、经济中心上海,从而实现“向东南经营苏浙皖”的目标
“破敌收京取沪”是抗战胜利前夕中央军委赋予时任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的战略任务,后虽由于形势变化被取消,但这成了萦绕在陈毅心中的一个未解的“结”。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致电正在指挥淮海决战的总前委,高瞻远瞩地提出“华野、中原两军协力经营东南”,即两大野战军在完成淮海战役后,继续并肩作战实施渡江战役。中央军委提出的渡江战役的作战方针,重新点燃了陈毅心中实现“破敌收京取沪”的激情。这也是信中提到的“弟任务是向东南经营苏浙皖,春间摒挡后即南渡”的由来。在人民解放军即将取得淮海战役胜利的时候,陈毅开始放眼江南,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渡江作战的准备之中
1949年1月10日,西柏坡传来了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的喜讯。为了给未来渡江作战开辟前进基地和支前基地,华东野战军参谋长陈士榘率华野一部乘胜进军江淮,解放了包括蚌埠、合肥等重要城镇在内的长江以北广大地区,使得中央军委计划在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间发起的江淮战役,即陈毅家书中所指的“春间摒挡”不再实施,两个野战军开始转入渡江作战的全面准备
由徐州到蚌埠:“收京破敌必在春夏之间”
1949年3月23日,陈毅由徐州转移到蚌埠后不久,即致信在济南工作的妻子张茜,告之自己的行踪:
茜:
别后风雪交加,夜半抵蚌埠。道路泥陷不能行车。步行十余里渡河到市委,酣然一睡,起已十时半,证明年近五旬,尚可作步兵。一过淮河完全南方风气。居民云四十天已下七次雨,路从来未干过,因念大军南进不无困难。曹孟德四越巢湖不成殆非偶然也。好在早有准备,我军挟各种优势,临事而惧,好谋而成,收京破敌必在春夏之间。汝独行踽踽,又孤处济南,深以为念。三个小儿,不知到青州后如何?最好不离母亲,多耐心教育,不要把孤傲的性格传给他们。希望便中详告近情,千嘱
仲启
三月廿三日
信中描述了3月17日陈毅在济南和张茜匆匆一别后,经济南、徐州移驻蚌埠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除表达对家人的殷殷关爱之情,更对渡江作战胜利表现出豁达乐观的态度,并由淮河南岸的多雨天气,引发了对曹操四渡巢湖不成的感叹,抒发“收京破敌必在春夏之间”的必胜信心,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迅速发展的革命形势的喜悦之情。这种“必胜信心”,建立在“早有准备”、“各种优势”和 “临事而惧”之上
为了体现人民战争的特点,充分发挥“各种优势”,2月12日,陈毅在徐州与华东局负责人饶漱石、康生、曾山等会合,在15日召开的华东局会议上,全面落实渡江作战的庞大支前准备工作。会议还决定,成立中共安徽省委,以统一江北的支前工作;华东支前委员会(司令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