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清代官营茶马贸易的延续及其废止.pdf
2007年12月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Dec.2007
第17卷 第4期 China’s Borderland History and Geography Studies V01.17 No.4
论清代官营茶马贸易的延续及其废止
王晓燕
茶马贸易是中原农业民族和周边从事畜牧业的少数民族之间物物交换的一种互惠互利的经济
活动。官营茶马贸易发端于唐代,兴起于宋代,在明代达到高度垄断,清初承明之旧,重新恢复和延
续了这种特殊的民族贸易制度。本文引用了大量文献资料,着重论述了清代官营茶马贸易的恢复以
及衰落并最终废止的状况,认为清代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是其废止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清代 官营茶马贸易 延续 废止
作者王晓燕,1964年生,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地址:兰州市,邮编730030。
清开国初,很多地方承袭了明朝旧制。在中央政权对周边民族统治方面,茶马贸易就是其
中的一项。虽然清初茶马贸易受到统治者的竭力维护和推行,但是随着清初大规模统一战争
的结束,一个地域更为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得到巩固和发展的时候,茶马贸易这种单一
的民族贸易形式,就会被品种更为繁多、贸易形式更为灵活、流通区域更为广泛的民族贸易所
取代。
根据清代茶马贸易的发展情况,有学者将其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顺治元年(1644)
起至康熙七年(1668)清政府裁茶马御史为止,为茶马贸易较为兴盛的时期。第二个时期,从康
熙七年至雍正十三年(1735),清政府复停甘肃中马为止,为茶马贸易时罢时兴,逐步趋向衰落
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乾隆元年(1736)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为止,为茶马贸易停
罢,永不复兴的时期。①上述分期法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商榷。
第一,清代茶马贸易的起止时间。清军人关后,于顺治二年(1645)正式宣布恢复茶马贸易
制度,并于同年建立茶马贸易机构。因此,清代茶马贸易开始的时间应是顺治二年,而非元年
(1644)。至于茶马贸易结束的时间,除了上述道光二十年(1840)~b,还有雍正十三年(1735)之
说。陈一石先生认为:雍正九年(1731)虽然恢复了五茶马司,但不久茶马互市便停止,原来的
茶马司改为“歇家”等民族贸易的场所,“从此结束了中国历史上的官营茶马制度”。② 陈世民
指出:雍正十三年(1735)土门关茶马贸易市场撤销,“中马十九族的招茶纳马之使命”也就“全
① 参见林永匡、王熹编著:《清代西北民族贸易》,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另陈光国:
《青海藏族史》(青海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也持该观点。
② 陈一石:《清代川茶业的发展及其与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90年版,第305页。
一 29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年第4期
部结束”。①陈柏萍也认为:“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改征茶封税款,砖茶每封收税银二钱五
分,于是延续了一千年左右的西北茶马制度从此告终。”② 以上几位学者或以茶马互市的停止
和茶马机构的撤改,或以茶马贸易市场的撤改,或以改征折色为依据,认为茶马贸易结束的时
间是雍正十三年(1735)。
据《清史稿·茶法》记载:雍正九年(1731)“西宁五司复行中马法”,雍正十三年(1735)“复停
甘肃中马”,乾隆元年(1736)甘肃官茶“改征折色,每篦输银五钱。时西宁五司陈茶充牛刃,令每
封减价二钱,刻期变卖”。③ 既然茶课征银,库存茶又减价变卖,就说明从这一年开始官营茶马
贸易已停废。虽然乾隆七年(1742),西宁五司茶课又征本色,但所征本色茶并不是为了交易马
匹,而主要用于易买杂粮,至乾隆十一年(1746)计用茶65 500余封,④易买杂粮38 100余石。
由于西宁、河州等五茶马司所处之地是番汉杂居区,番民惟茶是赖,茶叶在青海西宁、河州等地
仍有销路。因此,自雍正十三年(1735)茶马司停止中马以后,五司茶封主要用于与“番族”的粮
茶交易。此外,五司茶封也用于搭放各营俸饷。这就告诉我们,茶马司已经失去主持茶马贸易
的职能。如果以茶马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和贸易的恢复作为清代茶马贸易恢复的标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