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医生马海德红色情结.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医生马海德红色情结

美国医生马海德红色情结一 1936年6月,有“红色牧师”之称的中共秘密工作者董健吾,受宋庆龄和中共组织的指派赴西安,通过张学良将军将美国记者埃德加#8226;斯诺(以下简称斯诺――笔者)和美国医学博士乔治#8226;海德姆(以下简称海德姆――笔者)护送到了陕北苏区 斯诺和海德姆都是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所邀请的国际友人。原来,1936年初夏,时驻陕北保安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邀请一位受过正规训练的西医,来帮助革命根据地建立医疗机构,另外邀请一位诚实公正的西方新闻记者到陕北苏区采访。物色新闻记者的任务,已由中共北平秘密组织负责人徐冰承担,而物色合适的西医人选,则拜托居住在上海的宋庆龄。宋庆龄考虑再三,推荐了海德姆 海德姆于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城一个钢铁工人家庭,1931年他毕业于美国贝鲁特大学医科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33年11月,23岁的海德姆孑然一身从美国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上海 在上海,海德姆先后在广慈医院和外滩的米斯德特医院挂牌行医。在此期间,他结识了一批同情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还参加了外籍进步作家路易#8226;艾黎等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在马克思主义读书会里,美国进步女作家史沫特莱知道海德姆很向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便跟宋庆龄说起这件事。宋庆龄也常常见到海德姆,两人交谈过几次。宋庆龄见海德姆有强烈的赴西北苏区的愿望,便决定介绍他去,并告诉他在到达西安后如何跟接他的人接头。于是,海德姆带着一架由宋庆龄送给他的照相机和几卷柯达胶卷,乔装成一家杂志的记者,从上海火车站登上开往西安的火车。经过十几天的艰苦跋涉,他终于在1936年7月中旬抵达了当时中共中央机关驻地保安县城 这里的一切,显然是已做好了迎接他们的安排。面对一声声亲热的问候和一张张真诚友善的笑脸,海德姆感到像回到家一样的亲切和温暖 毛泽东很快亲自接见了他们 “欢迎我们的贵客!”毛泽东伸出一双大手,面带微笑,同海德姆和斯诺亲切握手 “这就是蒋介石悬赏25万大洋要他脑袋的毛泽东吗?”海德姆脑海里首先蹦出了这样一个奇怪的疑问 站在久已仰慕的中国劳苦大众的领袖毛泽东面前,海德姆竭力想从第一次会见中寻觅到他想知道的一切:高大的身材,肃穆而又略显瘦削的面容,高鼻梁和高颧骨衬托下的一双炯炯有神、仿佛能透视一切的眼睛,满头潇洒地梳向脑后的黑发。在海德姆看来,这是一个精明无比、潜藏着巨大力量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 毛泽东对海德姆和斯诺这两位客人很客气,但并不十分拘于礼节。他招呼客人落座后,便坦诚地向海德姆提出一项委托:“请你――海德姆博士,特别到我们的每一个医院去看看,希望能对苏区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生素质的提高等等方面提出具体意见。另外,我们计划创办一所医科大学,也请你结合考察,提出一个筹建方案。” 海德姆几乎没有想到,第一次会见,毛泽东就对自己如此坦诚,如此信任。他愉快地接受了毛泽东的委托 二 在第一次接见以后,毛泽东又主动与海德姆和斯诺进行了多次交谈,谈话一般从晚上9点开始,一直延续到深夜二、三点 海德姆一辈子也忘不了毛泽东的妻子贺子珍用煮过的山杏当夜宵招待他们的情景。那比大拇指头大不了多少、只有薄薄一层肉、青绿带红的山杏,看起来着实可爱,但一碰牙齿,其浓烈的酸味真令海德姆、斯诺这两位外国人浑身打颤 谈话时,毛泽东有时坐着谈,有时站起来踱着步边走边谈,有时激昂地用手臂向外一挥,有时又微微低头沉思。谈到战友的牺牲,他的感情总显得十分激动。海德姆完全被毛泽东的谈话吸引住了。他似乎一下懂得了许多,理解了许多。他想起了自己亲眼目睹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龙华一带杀害年轻革命者的残酷而恐怖的情景,想起了黄埔江畔的那些露宿者和饿殍的凄惨景象,联想到自己进入苏区以来的所见所闻,他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希望就在这些抱有坚定信念、不惜流血牺牲、“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中国共产党人身上,毛泽东就是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海德姆深深为毛泽东等领导人的乐观精神所感动,便萌发了参加红军、投身中国革命的强烈愿望 海德姆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的请求,得到了毛泽东的批准。很快,他穿上了红军军服,成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为了方便结识群众,他将自己的姓名乔治#8226;海德姆改为马海德。这么一改,既保留了原美国的姓氏,又增加了陕甘宁边区回族同胞普遍是“马”姓的姓氏特征,意在跟中国广大人民融为一体 从此,乔治#8226;海德姆脱胎换骨,以马海德的大名而闻名于世 在同毛泽东交谈期间,马海德没有忘记自己的医生职责。他专门给毛泽东做了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毛泽东的身体非常健康。这使斯诺大为惊讶,因为斯诺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人写文章说毛泽东“是个痨病鬼”、“得了不治之症”等等。这件事也使斯诺和马海德进一步看清了国民党反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