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转移的概念是从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主要在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doc

文化转移的概念是从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主要在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转移的概念是从二次大战后才出现的,主要在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

Cultural Transfer文化轉移 碩一 宇婷 什麼是文化轉移: 文化轉移的概念是從二戰後才出現的,主要在研究美國和其他國家的互動關係,但是到目前為止,學者們尚未替這個領域想到一個合適的術語,這個名詞最初是出現在政治智囊團,於各大學各系中緩慢地宣傳,終於在1980年後達到公眾領域,然而,其最普遍的概念就是“文化帝國主義”,近年來為了避免過度簡單的二元論(被動─主動、統治者─受害者)觀念,便尋找由一個包含更多、更為寬廣的單字取代,如:文化傳播。 文化轉移的意義在於多元、多樣的討論,而研究此主題的學者們都否認他們只屬於一個特定的學派。在過去50年裡,文化轉移的意義必須被透過歷史來觀看, “冷戰政治家”首先哀悼美國官方缺乏積極的文化外交政策,“文化帝國主義的批評家”認為美國文化的輸出是為了掩飾他們對全球經濟的剝削,最後,還有一群反對者,否定了文化帝國主義的概念。這三種潮流反映出知識份子對國際關係這個領域的看法,從一開始的政治議題到逐漸增加的文化學術討論。 研究此議題的學生除了關心美國對世界的影響外,也關心外國對美國的影響。相較於只對政治權力有興趣的學者,他們注意決策的過程,試著找出文化如何被視為政治或經濟權力的工具,並在國際溝通上發揮影響。另外,他們也留意官方與非官方如何與他國互動。在這個脈絡下,文化(尤其是美國文化)無特定意義,反而是一種由生活在地理混合地帶的人們共同融合而成的情感與認同。 文化帝國主義最基本的假設內容就是一個國家故意或企圖將它的文化、認同、貨品及生活方式加在他國身上。在美國,文化帝國主義的批評者一方面試著理解美國文化如何在政府及私人援助支持下,對外國產生影響,甚至於二戰後為了更靠近原料產區、廉價勞工及新的消費市場而努力將美國文化輸出。另一方面, “文化傳播”允許了多變、相互影響的概念,所以史家想用文化轉移來取代文化帝國主義。 二戰以來,新聞記者、政治家、知識份子都在擔心美國文化輸出的權力和意義,至少在60年代時,文化帝國主義是當時相當受歡迎的概念,但文化轉移的引進,豐富了國際關係的研究領域,甚至超過上一代史學家所建立的研究策略和論述基礎,並透過很多的學術規則,包括音樂理論、運動、社會學與政治科學等。今天,極小國家,關係疏遠的人們和未知的種族都可以透過國際雜誌的途徑有聲地抗議西方文化帝國主義。從冰島到拉丁美洲、中非到菲律賓,當地的發言人都非常譴責美國電視和文化對其逐漸提升的影響。 雖然學者和知識份子已接受文化轉移的問題,但希望在這領域發展的學生必須考慮一些解釋,一是參與討論的學者仍存在異議,二為史家鼓勵丟棄舊的方法以建構新的方法。在這篇散文裡討論三個主要研究趨勢,儘管仍有思想上的包袱,但應該可以找到進入當前流行的史料編篡途徑,並提供可行的方法來研究美國文化於全球化脈絡上的重要性和缺失等的問題。 三個主要研究趨勢: 在二戰後,決策者與知識份子逐漸相信文化與文化影像在國際上的重要性, 1938年,當國務院建立文化部門時,很多官員就批評政府將文化當作外交工具,他們不願將繪畫、表演和音樂劇與外交劃上等號,加上這種計畫的代價相當昂貴,在外國根本就沒有投票者證明這樣龐大的花費是正確的。但是,決策者仍勸告當局應透過文化對全世界造成更多的影響,之後,美國政府建立許多組織和計畫,例如富布萊特交流計畫,至於對美國文化能夠向外輸出的研究,可分為下列三項。 I、是令人稱羨的民主政治,任何事情都可被允許,並極力反對極左派或極右派的獨裁政體,這種傾向自由主義的輿論共識同樣地也反映在戰後知識分子的作品裡如: Arthur M. Schlesinge、Jr.、Daniel Boorstin與Louis Hartz,所以,基於這個原理,美國決策者和學者都相信文化的外傳會促進民主政治在全世界的發展,控制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和其他令人不快的意識型態。 II、共產主義政體的批評,特別是民主德國,攻擊美國文化為一個腐敗的民主國家。尤其是共產主義者意識到歐洲人強烈地認同其本身的高度文化,在1945和1950年間的民意顯示德國人害怕接受民主的代價是失去其本身的文化遺產,因此,共產主義者會聽柴可夫斯基的音樂,而傾向於民主的觀眾,則用爵士樂麻木他們的心靈。 III、在50年代,很多美國人為他們在世界上的惡名(新國家、新文化和新武器)感到憂慮。在蘇聯衛星啟動不久後,一本名為《他人眼中的美國》(As Others See Us)的散文集裡,由來自世界各國20名代表描述他們對美國社會的印象,例如:法國人Aron就描述厭惡美國的大型工業,大量生產,與降低物品的水準。 50年代後期和60年代,學者和記者分析美國文化在國外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