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18卷第4期 四川职 业 技 术 学 院学报 2008年 l1月
vo1.18 No.4 JournalofSichuan VoactionalandTechnical College N0V 2008
《王师德等三十人造像记》订补
张海艳
(西南大学,重庆 北碚 400715)
摘要:唐 ((王师德等三十人造像记 从内容和结构看是佛社造像的典型代表。清代的 (金《石萃编》((全唐文 八琼室金
石补正》等都有录文和研究,但前人释读的成果仍有值得商榷之处。本文从词语和内容上对这一文献材料进行了订补。
关键词:((王师德等三十人造像记》;订补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094(2008)04.0045。02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下文简称 汇《 所致,过录碑版文字时,一定要审析文意,定其字形,以免
编》) 载有唐永徽元年 (650) 王《师德等三十人造像记》图 依形误录。
录,内容比较丰富,结构完整,包括造像题名、对佛教教义 4.“刻檀”的 “檀”字,金《石萃编》写为 “栏”, 《中州
的宣扬、造像缘起、所造何像、发愿词、造像铭词、造像记 金石记》认为 “樯”是 “檀”的别字。平《津读碑记》认为是
撰文者、造像时间等。题名中的 “大像主”表明了本通造像 异文。据 广《碑别字》,与 “檀”具有相同构件的 “逭”,在
的佛社造像性质。其行文简洁整饬,更使其成为现存佛社造 魏 《郭显墓志》中写作 “逗” ,在魏 元《固墓志》中写作
像记中的典型。 金《石萃编》 、 全《唐文》 过录了该造像记 “逼”,并且 碑《别字新编》辑录了 “檀”的其它异体,如汉
全文, 金《石萃编》、 八《琼室金石补正》 (下文简称 《八琼 三《公山碑》中的 “栏”,魏 《比丘员光造像记》中的 “檀”,
室》)还对其部分词语进行了考释,为该文献的有效利用作 齐 《张起墓志》中的 “楷”齐 姜《纂造像》中的 “榴”。可见
了有益的工作。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前人的释文仍 在 “檀”字在使用过程中,右边的构件更多的是写作 “耍,’,
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甚至问题还比较大。故此作一考释订 而不是 “耍”。 碑《别字新编》辑录的唐 王《师德造像记》中
补,以便使这份文献材料得以更有效的利用。 的 “楷”只是刻字人为了刻写方便而主观改折为竖,与 “檀”
1 释文订补 形成了异体字的关系。
1.拯彼浮泡:《金石萃编》和 全《唐文》录文 “彼”上 5.乡望父老,平《津读碑记》认为 乡望’疑是 民‘
一 字作 “极”。八《琼室》引 平《津读碑记》补正说 “拯”误 望’之类”。此造像刻于唐永徽元年 (650),永徽为唐高宗
为 “极”,甚是。此造像记行文整饬,上下旬多对举行文, 的年号,前人误疑为避先王唐太宗李世民之讳而改 “民望”
“拯彼浮泡”与 “救斯沉溺” 结构、语义对应。若作 “极”, 为 “乡望”。此说不可信。“乡望”意指乡里中有名望的人。
便与 “救”不相应。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夫拯民于 碑刻中多有用例,如唐 ·陈子昂 《临I]『县令封君遗爱碑》:
沉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夷,继周氏之绝业,天子 “乡望老人前某官等五百余人,或金堤之秀,玉宇之英。”而
之亟务也。”沉溺、浮泡同指痛苦虚幻的境界。另外,从残 且 史《讳举例》说:“唐时避讳之法令本宽,武德九年有 世‘
存的划痕也可见是 “拯”,而非 “极”字。古人因所见拓本 及民两字不连读者,并不须避’之令。”避讳时 “民改为人
精粗不一,误释误录的可能性很大。 或Ⅲ亡,从民之字改从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4'-bpyH2]5H2[α-P2W18O62]2·4H2O的合成与结构表征.pdf
- [Co(phen)3]2[PMo12O40](OH)的水热合成及晶体结构.pdf
- [(C6n5NO2)Pr(H2O)4](CrMo6O24H6)·(C6H5NO2)·2.5H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pdf
- [Ln(TOv)(phen)(NO3)]·2H2O的合成表征与热分解动力学.pdf
- ^60Co-γ辐照处理对绿莴笋种子的影响.pdf
- ^131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健康教育.pdf
- “2+2”模式下如何营造通识教育氛围工作——基于陕西师范大学文科基础教学部教学管理实践的思考.pdf
- “4347”语文创新教学实验方案.pdf
- “AB-AB”格式嬗变考察.pdf
- “CROSSXSPORT”、“LAYANA”个性凸显强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