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暗室管理制度.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暗室管理制度

暗室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保证底片质量满足射线检测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加强对暗室环境和工 作人员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射线检测中胶片采购、保管以及暗室环境、底片处理等的质量控制。 3 机构和职责 暗室处理是保证底片质量的重要工序,暗室工作应由专人进行。暗室处理包 括切片、装袋、显影、定影、水冲洗和底片干燥等。 4 、工作程序 4.1 无损检测室根据胶片的质量、型号和产品的要求提出所需胶片种类和数量, 供销科负责采购。 ⑴胶片应存放于密闭、干燥环境。裁片刀不应置于暗室中,应置于干燥环境,以 免刀片生锈,污染胶片。 ⑵胶片应现切现拍,根据要求的底片尺寸,在暗室安全灯下切片。 ⑶切片时,操作者应两手干燥、清洁,板面及刀片应清洁无锈污。 ⑷装片时,应手持胶片两侧,置于两增感屏间,同时装于暗袋,严禁胶片与增感 屏间相对摩擦和按上手痕。 4.2 胶片盒应在暗室开封,以防露光。暗室人员根据工艺卡的要求裁剪胶片, 装胶片要避免与增感屏摩擦,以防静电感光。 4.3 所使用的增感屏必须干净完好,不得影响底片质量。 4.4 冲洗胶片所用的药品应使用胶片厂家推荐的套药。 4.5 底片袋要轻拿轻放,防止产生影响底片评定的伪缺陷。 4.6 装胶片要避免乳剂膜与衬纸或增感屏及其它粗硬物体摩擦,以防静电感光, 拿取胶片只能触及边或角,防止留下指印;胶片不得折叠和弯曲。 4.7 显影液、定影液要按胶片要求配方投料,按配方中规定的次序,待前一种药 品溶解后方可投入下一药品。配药选用自来水,配显影液水温 30~50℃,配定 影液水温60~70℃,配好的药液静置24 小时后使用。 暗室工作前,将手洗净, 胶片处理前不得粘上显影液、定影液。 4.8 暗室安全灯应在距胶片0.5m 以外放置,当第一次使用时需进行测试,以防胶 片感光。 4.9 当对胶片质量有怀疑时,应在曝光前显影、定影进行分析,质量较差时, 停止使用。 4.10 暗室处理 1、暗室处理前,要同时保证暗袋表面、工作台、洗片夹及操作者两手清洁、干 燥。 2、取出胶片:在暗室安全灯下,将已曝光的胶片与增感屏同时抽出,增感屏全 部打开,取出胶片,放置在洗片夹上。 注意:①严禁在增感屏间直接抽取胶片和滑动单片增感屏;②操作者应持胶片两 侧或四角,使胶片顺滑于洗片夹。手不得触及胶片乳胶膜,尤其是焊缝影像部位。 4.10.1 暗室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干区、湿区两侧分开,整洁有序,不得有有 害气体,放射性屏蔽要合格,水源清洁,应安装空调,以保持温度,湿度适宜。 4.10.2 显影:先将洗片夹上的胶片放入清水中完全浸湿,再置于显影液槽中, 以避免显影的胶片表面附有气泡造成显影不均。显影最初30 秒要不间断的搅动, 以后每隔30 秒搅动一次。显影时间一般为4~8 分钟,显影温度20±2℃。显影 要充分,显影过程中要使胶片上下移动,以保证显影液的新鲜性。 4.10.3 停影:显影结束,将洗片夹从显影液中提出放入清水中洗10~15 秒,以 防止显影液带入定影液中。 4.10.4 定影:中间水洗后,将洗片夹放入定影液槽中,适当搅动后盖好槽盖。 定影时间一般为5~15 分钟,定影温度16~24℃。定影要彻底,定影时间为通 透时间的两倍。 4.10.5 水洗:胶片定影结束后,置于流动清水槽中冲洗约30 分钟,水温不宜过 高,以免药膜高度膨胀而产生“划伤”和“药膜脱落”等缺陷。水洗以底片上水 滴无滞留自然流下为合格。 4.10.6 干燥:采用自然干燥法。水洗结束后,将洗片夹提出(或仅将底片取出) 放在通风清洁处干燥。 4.11 暗室工作人员应对暗室处理不当造成的废片负责。 无损检测仪器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无损检测设备的使用管理,认真做好维修和保养,确保检测设备完 好率,满足灵敏度使用要求,及时对检测设备进行周期检定,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周检的管理。 3 机构和职责 3.1 无损检测室负责无损检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生产科予以监督指导。 3.2 计量室和无损检测室共同负责无损检测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 3.3 无损检测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所使用检测设备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负责。 4 工作程序 4.1 各种检测仪器、设备 (1)、无损检测设备应满足企业产品检测及现场检测的要求且周检合格,使之有 效期内保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