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3卷 第1期 钦 州 学 院 学 报 2008年2月
V01.23 No.1 JOURNAL OF QINZHOU UNIVERSITY Feb..2008
唐五代僧人与文人
交往的文化背景
胡 启 文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 唐五代僧人与文人交往频繁,形式多样。唐五代僧人政治地位的提升,经济的独立,佛教文化
的广播,僧人寡欲自守的追求,构成僧人与文人间频频交往的文化背景。
[关键词] 僧人;文人;诗僧;交往;唐五代
[中图分类号]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14(2oo8)ol一0022—04
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后,其“在华之势力, 明等人伪撰《大云经》,为武则天篡权称帝服务。
六朝时渐臻稳固,至初唐而发展达于顶峰。隋文 其建立大周朝政权后,诏封怀义、法明等九僧为县
性佞佛,即位之初,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任令计口 公,并 加赐紫袈裟银 鱼袋。而按照贞 观 四年
出钱,营造经像,京、并、相、洛等大都会官为写经 (630)的诏令,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吏才有资格服
置寺内,举国从风而靡,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百 紫衣。所以,武则天赐此九僧紫衣,无疑是有意提
倍”…。唐王朝建立后,在位的21位君主,除武宗 升僧侣的社会政治地位。而由其开启的僧徒赐紫
外,均尊崇佛教。故而有唐一代,僧人与文人之间 之风,更是在晚唐五代发展至顶峰,“其或内道场
交往频繁,形式多样。彼此间唱和赠答类的诗作, 僧已着紫,又赐紫罗衣三事,谓之重赐”(《大宋僧
仅《全唐诗》中就有2 000余首,且诗歌内容涉及 史略》卷下)。随着赐紫机会的增加,赐紫人数的
广泛,体现出两者的交往已不限于宗教情感上,更 增长,赐紫范围的扩大,僧徒的官衔与权力也在随
有文学的、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等诸方面的情 之增大。如:贯休人蜀后,被称为“大蜀国龙楼待
感。 本文拟从两者交往的基础出发,一探终唐之 诏 、明因辨果功德大师、祥麟殿首座引驾内供奉、
世以迄五代,僧人与文人之间交往的文化背景。 讲唱大师、道门子使选练校授、文章应制大师、两
街僧绿、封司空、太仆卿、云南八国镇国大师、左右
一 、 唐五代僧人的政治地位
街龙华道场对御讲赞大师、兼禅月大师、食邑八千
唐统治者采取儒释道三教并重的政治、思想 户、赐紫大沙门贯休”。这一连串冗长而显赫的
统治策略,使皇族地主,世俗地主和僧侣地主结成 头衔,不仅让我们一窥当时名僧的权势和威风,而
更为牢固的(当然也是充满矛盾)统治联盟。佛 且展示了唐五代僧侣的政治地位。有许多大和
教僧侣的代表人物,不仅被做为宗教领袖而倍受 尚,如:密宗的“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
礼重,且掌握一定的政治权势,直接参与中央集权 空,神宗的神秀、普寂,华严宗的法藏、怀义等僧
的政治斗争。如:太宗打天下时,曾被王世充围 人,都频人宫廷,封爵赐号,平交王侯,权移将相,
攻,幸得少林寺僧侣的及时援助,才得以安全突 真可谓是“窃人主之权,擅造化之力”(《旧唐书》
围。即位后,太宗便颁发《佛遗教经》,称“如来灭 卷七九载傅奕语)。
后,以末代浇浮,付嘱国王、大臣,护持佛法”(《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