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8卷 第 5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VoI.28NO.5
一
2008年 10月 Journa]ofYanehengTeachersUniversity(Humanities& SocialSciences) Oct.2008
明末清初江南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
— — 以张履祥的视野为中心
周邦君
(广东商学院 社科部 ,广东 广州 510320)
【摘 要】张履祥是明末清初优秀的农学家之一。从他 的视野看来 ,江南部分农 民在农具置备、水利建
设 、林 果生产、桑蚕经营等方 面积 累了比较丰富的灾害防治经验。他 们以此提 高农业 劳动生产力,为乡土经济
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提供 了不可忽视的基础 条件。
【关键词】明末清初 ;江南;农业生产;灾害防治;张履祥
【中图分类号】K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8)05—0058—04
张履 祥 (1611一l674),字考夫 ,浙江桐乡县 贵不过一钱)。 《书》云:唯‘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
人,明末 清初 著名学者,《清 史稿 ·儒林 》有 患。’推此可戒其余。,,[31139从事农业生产,要求置
传 1『l1”_。∞。他因撰就 《补农 书》这部著名的地 备完好的工具,且数量要适当多一些,为的是农忙
方性农书 ,从而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优秀的 季节适应意想不到的急切需要。特别是粪桶不可
农学家。 《补农书》集中反映了江南桐乡等地的农 少。其它 日杂用品,如绳索 、蓑衣、箬帽、斧头 、锯
业生产经验 ,其中直接涉及灾害防治的文字也 比 子 、竹器、木器等,农户一旦在关键时期缺少,就会
较多,但迄今未见专文论述。本文将 《补农书 》作 荒废农作 ,贻误农时,常常因小失大。张履祥引用
为主要资料来源,以张履祥的视野为中心,依次从 《尚书》中的名句,阐明诸事有备、有备无患的道
农具、水利、林果业、桑蚕业等方面,考察明末清初 理。这一道理可 以类推到很多领域,包括农具置
江南的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 备 ,也应以先民的经验为借鉴。
一 、 农具、水利与灾害防治 2.建设农田水利 ,防治农业灾害
农具、水利都是农业生产中的必要因素,两者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必要保证。张履
为灾害防治提供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条件 。兹就张 祥 《补农书》所论农业生产纲领共计三条 ,其中有
履祥 《补农书》中的相关言论 ,分别论列于此。 两条是专讲农 田水利 的。该书写到:“沟渠宜浚
1.置备农具,以应急需 也。田功水利,一方有一方之蓄泄,一区有一区之
古谚云 :“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 。中国古 蓄泄 ,一亩亦有一亩之蓄泄。漏而不知塞,壅而不
代人民很早就认识到 ,有力的工具对劳动生产有 知疏 ,日积月累,愈久而力愈难 ;燥湿不得其宜,工
着先导作用 。张履祥 日:“凡农器不可不完好,不 费多而收获较薄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