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四《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①了解雨果生平及其主要作品。
②能够对人性中的“美与丑”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体会在爱斯梅拉达和伽西莫多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②“泪”和“水”象征意义的理解。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
确实,能够“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最能体现雨果的这一名言的章节,《巴黎圣母院》的节选部分――《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出示《巴黎圣母院》的图片)
2 作者介绍
雨果(1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3 文本研习
3.1 复述小说的内容(书上P31注释①)。
3.2 复述本文的内容: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伽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后送上刑台、接受鞭刑和受刑后的场面,以及观刑群众、他的养父克洛德、及爱斯梅拉达等对他的态度。
3.3 本文的线索:众人是如何对待在刑台上的伽西莫多的?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回答。明确:群众――辱骂、诅咒、嘲笑、叫骂,向他扔石子,不给他水喝。
克洛德――逃避、漠不关心
爱斯梅拉达――给水喝
3.4 品人性:
讨论问题:①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明确:
群众――愚昧无知,麻木不仁,冷酷无情,人性善的一面被遮蔽,人性劣根性暴露无疑。
克洛德――虚伪阴险,狡诈狠毒,伪君子,人性恶的标本,
爱斯梅拉达――(送水行为)不计前仇,美丽善良,人性美的化身。
②伽西莫多喝水前后心理有何变化。
学生找出并朗读文本中相关的句子(伽西莫多三次要喝水的语段)。
群众的辱骂、嘲笑,克洛德的漠不关心,最无助和失望的时候,对人性的美失去希望的时候,当爱斯梅拉达上刑台的时候,伽西莫多表现得非常地愤怒和轻视。
当伽西莫多喝下水的时候。他流下了自责与感激的泪水,他的人性被唤醒了。
总结:通过美和丑、善良和邪恶、崇高和卑下的重重对比,揭示了真、善、美的真谛。
4 讨论题目的内涵
题目为何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能否换为《一滴水换一滴眼泪》,请说明理由。师生互动明确:
这是一滴怎样的水?
这又是一滴怎样的眼泪?
的水(美、善良的象征)
的泪(人性复苏、人性美的象征)
眼泪和水都是人性美的象征,特别是眼泪,不仅唤回了伽西莫多沉睡的人性,使他开始向善,去追求人世间的真、善、美。
爱斯梅拉达给仇人喂水,唤醒了人们人性中的良知,民众为之欢呼,这正是对人性之美的呼唤。
5 小结
人们常说,一滴水中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看到了这滴水感动了伽西莫多,感动了群众,而人只要还有能让他们感动的东西,就是可以救治的人,就是还没有完全丧失人性之善的人,是这滴爱与善的水唤醒了沉睡的人性,而不是残酷的刑罚,不是冷嘲热讽,不是打骂,而是真、善、美、爱的人道主义的关怀。
6 拓展延伸
从中世纪的欧洲回到我们现在的中国,在美与丑的看台上,我们来看看下面两则故事:
6.1 浙江宁波妙山中学初二(3)班陈吉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早晨5点,妙山村还沉浸在梦乡里,陈吉就轻手轻脚地洗漱。5点30分,他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路过学校,继续向南。6点,他到达同学谢斌家门口,敲三下门后,静静地等在门外。大约过5分钟,患重症肌无力症的谢斌扶墙壁踉跄地移到门口,陈吉上前将他抱上自行车,小心翼翼地推着自行车向学校走去。路过一家小吃店,陈吉将谢斌从自行车上背下来,两人吃早点。到学校了,他将谢斌从车上背下来,让他扶着一根柱子站着,自己跑着将两人从家里带来的米拿到食堂去蒸饭。然后再返回背起谢斌上教学楼。
上午10点,陈吉背起谢斌,去一楼上厕所。
上午11点,陈吉将谢斌和他的盒饭拿到教室,等谢斌吃完饭,他拿起碗筷奔向水龙头……
背下楼,抱上车……下午5点,放学了,陈吉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