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l卷第3期 南京理工人学学报 (什会科学版) Vo1.2l NO.3
2008 6月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un.2008
“重道”与 “重情”
从谢灵运到谢月兆看南朝文学批评意识的嬗变
李艳敏
(安徽财经大学 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蚌埠 233041)
摘 要:谢灵运的山水诗以求悟玄理为审美指 -2/,其山水形象多客观性,缺乏完美的意境;谢
眺则超越了单纯的悟道,追求人情美与自然美的契合,其山水形象主观情意较浓,重视意境的创
造,以审美创造为指 -2/由此可见南朝文学批评意识从逐步淡化社会功能到追求美学价值的轨迹。
关键词:谢灵运;谢月jI;山水诗;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l008—2646(2008)03—25—04
在南朝文学的发展进程中,追求形式美是一以贯之的,也是格外突 IJ的特征:“从宋初到陈米,文学
发展的总体趋向是社会功能逐步淡化,而美学价值却为所有的作家所追求。”…这种对 “美学价值”的追
求是中同文学发展的重 历程。埘灵运 谢 I同为南朝著名的诗人,谢灵运结束了玄言诗,开创了山水诗
的先河;谢月j6的诗风,为后来盛唐诗歌的勃兴,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从二谢诗歌的发展历程可窥视南朝
文学批评意识的变化规律。本文就谢 6山水诗对谢灵运…水诗的继承与发展来探讨南朝文学批评意识的嬗
变?
尔晋时期,玄言诗中的景物捕写主要是为体悟玄理而服务的,它们并不具备独立的审美地位,玄学家
们为了表达自己的珲思而编排景物,这些景物通常足不具备有特殊性,而足抽象化的。尔晋诗人还未能将
具有季候色彩的山水特色很好地表现 来,有些玄言诗的山水景物的捕写大同小异,玄学家甚至为了体悟
玄理而组织罗列自然景物。只有到谢灵运时,…水诗才真正成为独立的一种诗歌类型,在他的山水诗中,
山水景物是独立的审美客体,不再是体悟玄理的对应物,他笔下的山水是真实具体的。谢灵运对大自然十
分热爱,如陈祚明说:“干^ 好游,无如康乐。”(《采菽堂 诗选》)谢灵运在 《游名I.Ii志并序》云:“夫衣
食人生之所资,Ili水性分之所适。”其《Ili居赋》口:“性情各有所便,山居是其宜也。”他在山水中获得
恹意闲适的心境,达到了适性逍遥一史称 “灵运多想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 谢灵
运是一个很有政治抱负的人, 视共高,他纵游III水,一方而是为了欣赏IIJ水,另一方 也是为了抚慰受
伤疲惫的心灵 游览lII水时,他, j‘【 哲时忘却尘世问的那些烦惝,获得心灵的平静,他深深陶醉于山水
的清美当中,如:
虽凄其,授衣尚未至 感节良已深,怀古亦云思 不有千里棹,孰申百代意 远协尚子
心,遥得许生计. 既及泠风善,又即秋水驶 江山共开旷,云日相照媚=景夕群物清,对玩成可
喜
— — 《初往新安至桐庐口》
江山胜景如】 ,宽阔的汀 卜j巍峨高III的 美川淘 r诗人的胸襟,云彩和人阳在大卒中自在嬉戏,多
彩的天牵倒映在柔波中, 得多么的舌什荚秀媚。诗人坐住顺风的船l 欣赏着这一切,心情十分愉快。这些
景物带有令人喜悦的色彩,“媚”宁用得极到好处,仿佛云和水自来亲人 山水以其叫媚的色彩感染了诗
收稿日期:2008—04—22
作者简介:拿艳敏(1957一),女,11 :吕邑人,安徽财经大学文=学 了艺术传媒学院副教授;研究 ‘向:巾 文学
一 25—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
人,让他只是静静地欣赏眼前的美景,忘却了红尘烦忧。谢灵运在山水景物描写中常透露出这种对山水的
喜好,如:“山水有清晖,游子澹忘归。”(《石壁精舍还湖作》)这些山水就像他许久未见的朋友一样,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1 蓄电池的检查与日常维护 课件(共28张PPT)《汽车电器检测与维修》同步教学(机工版·2020).ppt.pptx VIP
- 电导率分析仪PRO-C3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PPT.pptx VIP
- FSC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制度文件表单一整套.doc VIP
- LG TS16TH说明书 用户手册.pdf
- 智能体互联网技术白皮书(2025年)-.docx VIP
- 廉洁职业保证措施.docx VIP
- 考务工作手册(发给考务和监考) .pdf VIP
- 2023年长沙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2(excel版).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