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un.,2008
VOI.6.NO.2
张 玲玲 :从 吐鲁 番 出土 文物 上 的狩猎 纹样 看 中西 文化 交流
从吐鲁番出土文物上的狩猎
纹样看中西文化交流
张玲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本文就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几件文物与内地的文物进行对比描述,以此说明自古中原与西域就进
行着文化交流,他们在交流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因此造就了中国古代辉煌灿烂的文化。
关键词:吐鲁番 出土文物 狩猎纹样 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Jl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77(2008)02—0033—04
新疆吐鲁番地区作为丝绸古道的重要枢纽,
在丝绸之路开通后,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地
区之一。吐鲁番出土文物所涵盖的丰富文化内
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本文试从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博物馆收藏的,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
群,带有狩猎纹样的文物为切入点,将其与内地
具有相同主题纹样的文物进行对比,就其中体现
的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现象,略谈自己的一些
看法。 图2 彩绘箭服
一 、 吐鲁番出土带有狩猎纹样的文物 饰有小勾纹,球体内填以动物为主体的适合纹
1968年在吐鲁番 样。主体球排列为四方连续,圆环相切处以葵花
阿斯塔那墓地 101号 为饰。上部球体内图案较为清晰,依次有象、骑士
墓出土的北朝时期的 狩猎、狮、骆驼。另外,在球体间的菱形格内饰有
盘绦狩猎纹锦(图1), 马纹。
残长 12厘米,宽21 1972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188号墓出
厘米。织锦残片呈长 土的唐代彩绘箭菔(图2),长22.5厘米,宽19厘
方形,保存单面幅边。 米,明器,是用竹木或兽皮制作的盛箭用具,用两
经锦,夹纬经二重平 块木头制作扣合而成,为筒状。该箭菔正面是以
纹组织。锦面显沉香 红色为底色的狩猎图,并在上端绘有5支箭。
地,宝蓝、白、绿等三 狩猎图表现的是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有两位
色显花。纹样分区,每 猎手一前一后,骑马飞驰,追赶猎物。狩猎图上的
区三色。图案以绦带 两位狩猎者,身着窄袖、小腰身的胡服,前面的猎
图1 盘绦狩猎纹锦 组成球形,球体外缘 手穿着披风。两位猎手都长得非常细腻白净,细
收稿日期:2008—03一l1
作者简介:张玲玲(1956一),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员,主要从事新疆文物研究。
2008年6月
第6卷第2期
新 疆 艺 术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0F XINJIANG ARTS UNIVERSITY
长的眉毛,头发 者为主体图案。“最上者为弯弓射箭的猎人和迎面
梳得非常整齐, 奔逃的梅花鹿,周围是小草和花朵。中部是茂盛的
而且前面的这位 丛林、小草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