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若干古文字看先民的祭品
内容摘要:祭祀是古人隆重而盛大的仪式,这种古老的礼仪带给先民心理上的归属感与依托感,其中包含着先民对神灵膜拜和对祖先的怀念。祭祀的重要性决定了祭品的重要与考究。在先民的祭祀活动中,除了人们熟知的牛、马、羊以外,一些古文字中还记录了一些其他的祭品。
关键词:文字 祭祀文化 语言
《礼记?王制》中说:“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同是祭祀社稷之神,天子与诸侯因身份的不同,他们所使用的祭品也就出现了差别。在具体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什么样的祭品,不仅取决于祭祀的规模还取决于进行祭祀活动的人所具备的身份。可以说对于祭祀所用的祭品,我们的先民有着严格规定。这里我们就通过对一些古文字的解读,来看看先民大体使用什么来充当祭品进行祭祀。
一.祭祀中的“牺牲”
先民祭品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祭品就是牺牲,所谓“牺牲”即祭祀中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字汇?牛部》:“牲,祭天地宗庙之牛完全曰牲。”“牲”指古代祭祀用的全牛,侧重于体完。“牲”也泛指供祭祀、盟誓和食用的其他家畜。《周礼?地官?闾师》中说:“凡庶民不畜者,祭无牲。”《左传?桓公六年》中说:“不以畜牲。”孔颖达疏:“牲、畜一物,养之则为畜,共用则为牲。”这里的“牲”就不专指牛了。“牺”为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牲畜,这种牲畜的特点是纯色。《六书故?动物一》中说到:“凡畜之牡,毛羽纯具者,牺也。”“牺”强调的是毛色纯一。《书?微子》中说:“今殷民乃攘窃神?o之牺、?弧⑸?。”孔安国传:“色纯曰牺,体完曰?唬?牛羊豚曰牲。”按照孔安国的说法这里的“牲”泛指牲畜,而以“?弧北硎咎逋耆?的意义。《周礼?地官?牧人》中说:“牧人掌牧六牲而阜藩其物,以共祭祀之牲?弧!敝P?注:“郑司农云:‘?唬?纯也。’”从“牺”、“牲”、“?弧闭饧父鲎挚醇漓氲奈锲肥?分考究,所用牲畜要求纯色全体。
除了对祭牲体貌上的要求以外,所用祭品的种类数量也有要求。比较隆重的祭祀,其祭品采用的是“太牢”、“少牢”。“牢”字的甲骨文形体作“ ”(粹五七四)、金文形体为“ ”(貉子卣)都是关养牲畜之状,本指关养牲畜的栏圈,进而指古代祭祀宴飨时所用的牲畜。所谓“太牢”是指牛、羊、豕三牲都具备的祭品。此外,太牢也用来专指牛,《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中说:“诸侯之祭,牛,曰太牢。”所谓“少牢”是指只用羊、豕两种祭品。如此牛、羊、豕成为了祭祀的重要祭品。
二.祭祀中的圭璧及皮币、牲血
一些古文字的训释中还记录下了除了“牺牲”以外的一些其他的祭祀物品《说文?示部》:“祠,春祭曰祠,品物少多文词也。从示司声。仲春之月,祠不用牺牲用圭璧及皮币。”许慎在这个训释中指出,“祠”这种祭祀使用的祭品不是牺牲而是圭璧及皮币。
圭璧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时使用的玉器。《诗?大雅?云汉》中说:“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朱熹集传:“圭璧,礼神之玉也。”朱熹在这里也点明了圭璧用于祭祀的社会功能。皮币指毛皮和绢帛,在古代祭祀和圭璧一样,可以作为祭品使用。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纸钱》中说:“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这里大体描绘了祭祀的方式,以圭璧币帛进行祭祀,等到祭祀结束以后,要将这些祭品掩埋入土。
除了圭璧及皮币这些财物以外,鲜血也是先民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祭品。“血”、“?”、“ ”几个文字,记录了先民以“血”祭祀神灵的历史事实。《说文?血部》:“血,祭所荐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属皆从血。”“血”字的甲骨文形体写作“ ”(碎一二)、“ ”(前四?三三?二)商承祚在《殷虚文字类编》中说:“《说文解字》‘从皿,一象血形’,此从‘?’者,血再皿中,侧视之则为一,俯视之则成‘?’矣。”正如许慎的分析,“血”表现的形态为血在器皿中的样子。许慎以“祭所荐牲血也”指出血的意义为祭祀时用的牲畜的血。段玉裁说:“不言人血者,为其字从皿,人血不可入于皿,故言‘祭所荐牲血’,然则人何以亦名血也,以物之名加之人。古者茹毛饮血,用血报神,因制血字,而用加之人。”按照段玉裁的说法,“血”本就指祭祀用的动物血,人血是不放在器皿中的,在后来的词义发展中,“血”才用以指人血。《周礼》说:“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郑玄注:“阴祀自血起,贵气臭也。”贾公彦疏:“荐血以歆神。”这样的记述也进一步证明了,杀牲取血以告神明的血祭,曾经是祭祀中一种重要类别。
下面我们来看看血祭的具体操作过程,这集中体现在“?”、“ ”两个字中。我们先来看“?”字,《说文?血部》:“?,血祭也。象祭灶也。从爨省,从酉,酉所以祭也,从分,分亦声。”赵岐给《孟子?梁惠王》作注说:“新铸钟,杀牲以血涂其?郄,因以祭之曰?。”?w岐在这里说的?钟,也就是把血涂在钟的缝隙中来进行祭祀。段玉裁曰:“凡言?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