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造影辅助诊断下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探究
目 录
1 超声造影辅助诊断下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的临床研究……………………………………………………3
1.1 中文摘要………………………………………………………3
1.2 英文摘要………………………………………………………5
1.3 前言……………………………………………………………7
1.4 第一部分超声造影在腮腺肿瘤术前定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材料与方法……………………………………………………9
结果……………………………………………………………11
讨论……………………………………………………………13
结论……………………………………………………………16
1.5 第二部分基于超声造影诊断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部分切除
术的临床疗效研究
材料与方法……………………………………………………17
结果……………………………………………………………20
讨i仑……………………………………………………………28
结论………………·…………………………………………··36
1.6 全文总结……………………………………………………37
1.7 参考文献………………………………………………………39
1.8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46
2 致谢……………………………………………………………47
3 综j峦……………………………………………………………48
万方数据
超声造影辅助诊断下腮腺部分切除术治疗
。1-V9,
-
腮腺浅叶鬻临床研究黼0’
中文摘要
目的:1.明确超声造影对腮腺肿瘤术前定性诊断的价值;2.探讨腮腺部分
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合理性。
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08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统计并比较超声造影与针吸活检两种诊断方
式在术前判断腮腺肿瘤良恶性、腮腺肿瘤分型和诊断腮腺多形性腺瘤中的
符合率,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2.对术前超声造影定性诊断为腮腺良
性肿瘤,且实施腮腺部分切除术的7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追
踪随访,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分析肿瘤生长部位、记录术中出血
量、手术时间及口腔修复膜的使用情况等,术后随访记录并发症的发生,
包括术后有无复发、面瘫、耳垂区域麻木、口干症状,是否出现Frey’s综
合征(味觉出汗综合征),调查患者对术后面部外形及腮腺功能的满意程度,
并对比分析腮腺部分切除术相对于腮腺浅叶全切术是否存在优势及其合理
性。
结果:1.术前超声造影对腮腺良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
符合率达95.04%,对腮腺肿瘤的分型诊断符合率为83.47%,对多形性腺瘤
的诊断符合率达95.24%,与针吸活检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表明两种诊断方式在腮腺肿瘤术前定性诊断中的作用相当;2.经术前超声
造影定性诊断为良性肿瘤并实施腮腺部分切除术的78例患者中,男性37例,
万方数据
女性41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43.9岁,平均手术时
人,术后Frey’s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86%,术后随访1~4年,均未见肿瘤复
发,暂时性面瘫7例,术后1~3月后均恢复,无永久性面瘫,无永久性术区
麻木,无患者诉口干等症状,挤压患侧腮腺区均可见清亮液体溢出,患者
对术后面部外形及腮腺功能满意度较高。
结论:1.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腮腺良恶性肿瘤的术前定性诊断,其准确性
与针吸活检相当(p0.05),且该技术无创、安全无辐射、可重复操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课业簿册卫生标准中格线规格要素探究.pdf
- 调控食管鳞癌细胞CAR的表达对溶瘤腺病毒H101抗癌作用作用.pdf
- 调节性树突状胞对CD8<'+>T细胞的负向调节作用.pdf
- 谷氨酸转运体LAST在小鼠视网膜兴奋性损伤后的表达.pdf
- 谷氨酰胺对大视网膜兴奋性损伤的保护作用.pdf
- 负压创面疗法联合运用莫匹罗星溶液促进创面修复的临床探究.pdf
- 贵州省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及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研究.pdf
- 贲门癌及远端胃癌Pim-3相关分子表达的对比研究.pdf
- 贵州省蛇源曼氏迭宫绦虫结构和与宿主相容性的研究.pdf
- 贵州省部分汉、苗、侗族人群血尿酸水平和相关因素研究.pdf
- 超排卵后子宫内膜中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意义.pdf
- 趋化因子CCL20CCR6及ERK信号通路对NSCLC术后复发的影响.pdf
- 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分析.pdf
- 跗跖关节解剖和影像学研究.pdf
- 转GL融合蛋白基因水稻非预期成分分析及谷蛋白急性毒理研究.pdf
- 转GL融合蛋白基因水稻基因表达产物的致敏性及急性毒性研究.pdf
- 距舟楔关节融治疗Muller-Weiss病的疗效分析.pdf
- 转录调节因子(TIF-1α)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意义.pdf
- 转录靶向性KDR启动子调控双自杀基因治疗肺癌的实验探究.pdf
- 转染IL-17基因对小鼠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和其促肿瘤机制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