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物抒情 物为我用
借物抒情 物为我用■
借物抒情,又叫托物言志,就是把个人内心的情感转移在外在的客观形象上,借客观形象委婉、含蓄地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
借物抒情,借物是手段,抒情是目的,也就是通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虽然文章只是对事物进行描写,但读来却字字句句都蕴涵着真切动人的情感。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事物时,要把感情寄托在事物上,借事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要找准事物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自己的事物与感情相统一,使自己的感情有所依托。
■
1.学会巧妙地把对生活的感悟借对事物的描写来委婉表达,做到含蓄优美又真挚感人。
2.学会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事物,准确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写出它的形(形状、色彩、结构)。
3.学会根据文章的需要,从抒发感情出发,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着重写事物的内在特征,要传出它的神(品质、气概、意志、精神)。
■
1.借物抒情,意蕴深长。
作者写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不是其本意,而是要借助这些物的形象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感,达到“物我一境”的目的。
如光未然的《黄河颂》一文,作者借歌颂黄河来抒发自己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等精神的赞美,以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豪情,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伟大的精神,保卫黄河,保卫中国。这样的处理如品茶,越品越耐人寻味。
又如牛汉的《华南虎》一文,作者为华南虎构筑的是一个扭曲生命的环境。华南虎本属于大山与森林,是大自然的儿子,却被囚禁在铁笼里,供人观看,呵斥,捉弄。这既是现实性的描述,又是超现实的喻指。诗人把环境典型化,把华南虎拟人化,以此来写一个不屈的生命,来展示一个执著的灵魂。华南虎在这里成了生命与灵魂的符号,铁笼恰是邪恶的象征,正是它扭曲了原本属于旷野、属于深山的生命;也正是在这扭曲中,生命才爆发出更大的能量,显示出更顽强的意志、更崇高的灵魂。生命之火在黑夜中显示出更加灿烂的光彩,灵魂之光在苦难中得到升华。诗人用充满哲理的思索和充满激情的想象把自己的人生体验影射到处于困厄之中的华南虎身上,控诉了制造苦难历史的十年浩劫,嘲讽了冷漠与麻木的“围观者”,赞颂了顽强的生命,同时也倾注了自己炽热的情感。
2.多角度写事物,事物的特征越突出,抒发的情感就越感人。
天下万物千姿百态,各有其特点。要想充分写出某一事物的特点,就要求我们在观察时,一方面要细致观察事物的外部形态,如形状、大小、色彩等;另一方面要注意事物的变化过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可以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情趣,还可以用动静结合的办法使事物鲜活起来,使内容更为丰富。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文章对莲作了多角度甚至是全方位的描写:(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和质朴;(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3)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多角度的描写将作者要寄寓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1)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一样高洁而质朴;(2)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正直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把莲人格化,自喻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再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暗示、象征、移情等手法,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自然景物和现象中,融进了深厚的感情,注入了广阔的社会内涵,将多灾多难的祖国表现得形象鲜明,让读者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诗中的抒情主体“鸟”,既是诗人的自我形象,又是千百万爱国知识分子的象征,采用拟物的修辞手法,把“我”比成一只不停歌唱的鸟,以鸟歌唱的各种物象的转换为抒情线索,委婉动人地表达出对祖国、土地、人民的热爱与忠贞。
3.形神兼备,水到渠成。
咏物类文章要达到形似比较容易,而要达到神似就比较难了。以绘画打个比方,同是画人物肖像,一般的画匠只能做到形似,而真正的天才画家却能做到神似,把人物画得活灵活现,富有神韵。
如刘湛秋的《雨的四季》一文“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摇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