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写作
2008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写作原题回放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
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一个学生说:“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不行么?”
……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津
今年的北京卷的高考作文有了很大的突破,虽然选取的材料比较陈旧,虽然没有跟踪社会热点,却暗含着南方冰雪灾害与抗震救灾的话题,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角度很多,可以体现出考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总体来说,审题难度不大,且贴近生活,让考生有话要说,有话可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很好的导向作用。
仔细阅读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的四种观点其实就是很好的探究话题。我们由第一个学生的观点可以联想到“不要被假象迷惑”“极限”“空间”等话题;由第二个学生的观点可以联想到“顺序”“次序”“先后”等话题;由第三个学生的观点可以联想到“主次”“轻重”“缓急”等话题;由第四个学生的观点可以联想到“可能性”“绝对化”“分寸”等话题。
就“极限”而言,我们自然能联想到:(1)追求完美也是向极限挑战;人类就是在不断向极限的冲刺中前进的;不断向极限挑战才会不断突破自己;挑战极限应建立在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之上;挑战极限的道路充满艰辛。(2)拉弹簧时,如果拉力超过了弹簧的承受极限,弹簧就会失去弹性。(3)在某些领域,我们需要不断突破极限,但在一些特殊的领域,又需要量力而为。(4)“挑战极限”是一种勇气,固然值得人们赞美,但“适可而止,保持生命的弹性”,使自己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种游刃有余的态势,也许更富有智慧。(5)可以写潜能与极限的关系,我们只有不断地向极限提出挑战,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6)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地球已不堪重负,所以我们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迟到达极限的时间,以使人类得以生存,使我们的文明得以发展。
当然,你也可以从空间的开放性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包容;也可以由“极限”“假象”和“空间”而联想到生命的韧性,不要被眼前的阻碍所吓倒,就像那些在地震中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的勇士;你也可以将玻璃杯比作人生,将装进去的石头和水看作坚强与柔情等良好品质,让这些美好的品质装扮自己的人生……
此外,行文时要注意紧扣材料。若写议论文,则力求“五扣”:标题(题记)扣、开篇扣、论点扣、结尾扣、行文处处扣。最好采用“总―分―总”或并列式、递进式结构,且每一段落也按“分论点+典型材料+正反对比论证+点题(扣材料)”的方式展开,让阅卷教师一目了然;切忌含蓄,和阅卷老师捉迷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从古今中外的浩如烟海的材料中选取典型材料之外,还要紧密联系实际,选取一些新颖的素材,从自己的独特视角紧扣中心,进行个性化解读。
下水作文
挑战极限,引领成功
挑战高温的极限,矿石方可百炼成钢;挑战苦难的极限,人生才能绚烂辉煌。
――题记
挑战极限,渡过难关。当人们普遍认为独身横渡大西洋是完全不可能的时候。1900年7月,是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向世人宣布:他将独身横渡大西洋这一死亡之海。在此之前,已有100多名德国青年先后加入驾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行列,但他们都是有去无回。林德曼独自出航十几天后,船舱进水,巨浪打断了桅杆。他筋疲力尽,浑身疼痛,再加上长期睡眠不足,他开始产生幻觉,肢体渐渐麻木,在意识中常常出现死去比活着更舒服的念头。但他马上对自己说:“懦夫,你想死在大海里吗?不,我一定要战胜死亡之海!”在独自穿越大西洋的日日夜夜里,他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成功,我一定要成功!”这句话,成为他控制意识的制胜法宝,使他成功挑战极限,激发出无限的潜能。结果怎样呢?被人们认为早已葬身鱼腹的他,却奇迹般地到达了大西洋彼岸。林德曼只身横渡大西洋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挑战极限,引领成功!
苏武牧羊,感天动地;挑战极限,日月同光。为了逼迫苏武投降,匈奴将他囚禁在大地窖中,不供给食物。苏武饥渴难忍,就以雪和毡毛为生,“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单于又把他流放到荒无人烟的北海,企图以此来摧毁苏武的意志,可苏武仍不为所动,依旧手持旌节,以牧羊为生,哪怕是挖草根找野果来充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