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备考攻略(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高考备考攻略(一)

2008年高考备考攻略(一)【直击考点】 2007年高考试卷结构经过调整,加大了区分度,其中表达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古诗鉴赏作为必考的主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鉴赏评价等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形象鉴赏是古诗思想内容鉴赏的重要一块,古诗形象包括两方面: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抒情主人公,二、更多的指诗中的自然景象或意象,也就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等,它们往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备考攻略】 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把握古诗刻画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策略,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得分率。 一、重分析 在对抒情主体形象认知理解时,在整体感知诗歌基础上,要重视分析。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的言行、情态;关注人物的心情情感;把握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感悟诗中特别事物的含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把握具体环境“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更沁透在离人的心头,可谓“烟雨助离愁”。 分析周围景物“楚山孤”:清晨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王昌龄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原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团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可谓“景孤人更孤”。 分析语言、感悟特别事物含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六朝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王维、崔颢、李白都曾以冰壶自勉,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了解此物的含义,我们就知道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捎去的口信不是平常的竹报平安,而是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联系王昌龄的经历,几度被贬,正处于众口交毁的恶劣环境中,因此这里同样是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品格。综上所述,本诗那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一个送别时孤寂凄清伤感的诗人,更展现了他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二、抓意象 诗歌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外,更多的指自然景象或意象,如写景诗中的景,咏物诗中的物,边塞诗中的边塞风光等。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蕴藉。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客观的结合,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解读诗歌时,只有抓住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如: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意象“淡酒、急风、过雁”写出了词人在乍暖还寒、晚风侵袭时,借酒消愁的情形。北雁南飞,引起词人的伤感,却是“旧时相识”,旧时在哪里相识?在北方未曾沦陷的家乡。下片意象“憔悴的黄花”,渲染出菊花凋零的肃杀秋景,“梧桐、细雨”更写出了词人凄凉悲伤的情感,正所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引发的深沉愁情感伤。 三、多品味,厚积累 当然找准意象后还要结合诗情多品味多涵咏意象身上所凝聚的诗人的主观情感。 2007年浙江卷考查“王谢燕”意象蕴含的情感,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于“王谢燕”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问的思考,所以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不知道古典诗词的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和特别的情感。如“王谢燕”寓有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意。这就启发我们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有必要掌握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和情感。 如古诗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古诗中“月亮”是思乡、思念的代名词。李白有《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有《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菊花虽不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